外国“飞人”眼中各不相同的北京
殷罗毕
对一个环球高速飞行的商务人士或漫游者而言(下文简称“飞人”),当飞机落地之后,他在那个城市所直接接触的便是酒店的房间。因此,在酒店所体验到的舒适,从房间窗口所看到的景观,以及他从这个酒店出发在一定距离内所能找到的消费、文化和商务场所便构成了他对这个城市的基本印象。酒店房间成为“飞人”与城市之间的交接平台,在“飞人”的视角中,房间——酒店及其周边就是他所飞临并临时生活的城市。
从“飞人”的视角所看到的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住在不同的酒店会对北京形成怎样不同的印象?或许,100个“飞人”住在100间不同的酒店房间会形成100座不同的“北京”。
在北京,以3个不同区位:西城金融街、建国门和东三环的4个酒店为样本,综合现实世界中各种若干不同类型“飞人”的经验和观点发现,事实上,酒店和酒店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房间本身,而在于房间在整个城市所在的位置。正如同笔者在丽思卡尔顿、威斯汀等各个酒店总经理那里所到的,酒店成功的首要条件,便是位置。
从一个商务酒店的角度而言,位置首先是交通便利,而对于奢华酒店而言,位置更多的意味着城市氛围。当一个空中飞人来到这个临时的入住地时是否能立刻获得这个城市的精华,是否能被这座城市最核心最悠久的文化氛围所环绕。这是里茨(丽思卡尔顿的起源)在巴黎所做到的。但是,现在从各种“飞人”的观感和评论中,我们看到,北京是一个远比任何欧美都城(甚至亚洲的都市,例如香港、新加坡)都更富于动力的城市,不同方位的“飞人”几乎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