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高校学生的“蓝海”在哪里
本报2007年11月28日刊发的报道《贫困地区高校边缘化生存》,引起了云南一些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鸣,他们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遗忘那些处于非重点非中心城市的大学生。”
开拓就业“蓝海”首先要让学生重拾自信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新说:“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贫困地区高校起步晚、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功能单一。传统学科、基础学科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少,致使大多数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王顶明不久前和他的3个同学在云南某地区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自信心”的调查。在对一些文科、理科、艺术等不同专业学生的访谈中他们得知,这些学生在入校之初都曾有过失落感。大三学生虽然通过3年的学习“改变了自己,提高了能力”,但在就业不顺利的现状下,不少学生还是陷入了迷茫之中,“对未来充满担忧”。
研究者们指出,处于非重点非中心城市的高职高专学生,由于高考“失败”,他们显得自信心不足,加上师资及其他条件的匮乏,更使他们失去竞争的勇气与动力。
问题也不完全出在学生身上。“人才市场上,众多有着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心态的大学生拿着一样的毕业证、一样的四六级英语证书、一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就算是再英明的面试官,也会无从选择。”王顶明说。
在阅读了全球畅销书《蓝海战略》之后,王顶明认为,贫困地区高校学生虽然在就业市场屡屡碰壁,但仍然有广阔的“蓝海”。
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蓝海战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使企业彻底甩脱竞争对手,并将新的需求释放出来”。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董云川认为,开拓大学生就业的“蓝海”,首先要求处于非重点非中心城市的高校细细分析面对众多高考失利、分数偏低的大学生,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运用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才能帮助学生重拾自信,造就有用之才,满足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清醒地把握好所培养人才的目标市场,理智规避同质化的竞争才是这些院校必须思考和做出选择的首要任务。”他说。
贫困地区高校在无立场的迎合中丧失了优势
研究者们发现,贫困地区高校夹缝中艰难求生,往往被认为是“边缘的、质量差的、资源少的、就业前景差的”。这些学校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种淡出不是因为不适应游戏规则,而是游戏规则过于中心化。
然而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高校中有些处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地带,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特质。因此,它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传承和创新本土民族文化,如何调适地方民族文化本土化需求与社会发展国际化的关系。”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刘徐湘说。
这一思路正好和一些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思路吻合。
“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人获益匪浅,特别是在一些旅游胜地。云南省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文化旅游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游客在文化旅游市场上的消费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流向,旅游业为年轻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空间。”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说:“然而,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跻身于主流文化的大学生、硕士和博士;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母亲文化、故土文化的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正惊人地消失。”
云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刘永存认为:“话语权隐匿于知识之中,贫困地区高校的知识权力在其自身。本土的才是独特的,独特的才是最有话语权的。当下这些高校在话语缺失时,却并没有通过独特的专业找回隐藏在背后的权力,而是采取迎合,恰恰是在这种无立场的迎合中丧失了优势,磨灭了差异,也就等于放弃了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