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
“减负就像一只皮球,越拍反弹越高。”
—一位小学校长形象比喻学生减负。近年来,尽管自上而下的“减负令”下了不少,学生课业负担却有增无减,书包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
“这种所谓的‘劫富济贫’,如果实施,则有可能从眼下的‘富人搭穷人的便车’变为‘把穷人赶下车’。”
——针对日前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出的提高大学学费穷人才上得起学的说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撰文反驳。他认为,这种信奉“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逻辑,只会以所谓“公平”的名义,形成对穷人的进一步掠夺。
“孩子们过早地涉及到商业上的东西,金钱盛行,这是一种不太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的引导。”
——为解决学生食堂和教职工的用气问题,养猪成了海南屯昌县南吕中学学生的必修课。尽管校方认为这是一种有益尝试,但学生家长张女士认为,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劳动为辅,南吕中学的做法颠倒了主次关系,应立即叫停。
“网上摘些,书上的借用些,最后整合一下就算大功告成。我的毕业论文就是这样‘炼成’的,写论文惟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复制’、‘粘贴’的快捷键。”
——在长春读书的大四学生宫莹描述自己的毕业论文就是一篇粘贴出来的“纸老虎”。有人将现在大学生的“含水”毕业论文出笼方式分为四种:东拼西凑法、移花接木法、偷梁换柱法、注水膨胀法。
“辅导员说,学校有要求,欠缴学校学费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考试。要等补交所有学费后,才能参加正常考试。”
——因拖欠学费遭遇禁考,河北工业大学大三学生刘青松无奈而焦虑。因为学生拖欠学费人数众多、总额巨大,河北工业大学于2008年1月4日发出通知,禁止拖欠学费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紧张,尤其是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紧张,已不是个别案例!导师将研究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强占学生研究成果的现象并不鲜见!”
——日前,广东省政协委员林伟健建议,在高校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机制,以改变现在部分导师将研究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状况。
“去年12月17日省教育厅来唐县进行‘普三’检查前,校长叮嘱我们检查时要承认是公办教师,但是没过几天,学校领导就给我们送来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河北唐县幼儿老师小惠很郁闷。她担心一旦签了协议书,自己18年的幼教生涯将面临终结。
(李洁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