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1日
星期

江苏镇江:“民生情怀”融入城市品格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21    [打印] [关闭]
    刚刚迈入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就出台了一份民生报告——《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意见》,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向全体市民亮出了新的和谐民生观。丝丝入扣的民生情怀正汇聚为亮丽的城市品格。

    “在改善民生方面多做一些事、多花一些钱、多投入一些精力,比单纯追求GDP增长要有意义得多、有价值得多。”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这样告诉记者。

    变化数字折射民生情怀

    在1月6日下发的“一号文件”中,一连串的数字透露着新一年的民生目标:小额创业贷款上限扩大20万元;全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310元、农村不低于220元;城镇就业社区创建率达98%以上,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镇、村创建率达95%以上;全市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达90%以上;救助资金预算额度由人均每月4元提高到8元……

    数字增长的背后体现了对民生的深刻洞察。在2007年底,镇江市总体上已经达到全面小康省定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7元。这已经是一个漂亮的成绩单,但镇江的决策者们保持着特有的冷静:这座城市还有诸多民生难题需要一刻不停地去解决:城乡尚有4万人靠“低保”生活,24027名学生来自贫困家庭,7192名重度残疾人需要关怀,8000多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改善。

    “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以统计数字代替市民的实际感受。”于是,更多惠及民生的措施“落地生根”:连续4年把提高就业率摆上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首;城乡低保在全覆盖的同时,保障标准接连分别由260元提高到310元,由120元提高到220元;最低工资标准从省定二类(每月700元)升格为省定一类(每月850元)等。

    “民生情怀滋养着城市精神,民生需求检验着科学发展成果,民生措施考验着党委政府执政能力。解决民生问题要形成接力棒,需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说出了自己的和谐民生观。

    多项政策打造立体关爱

    保洁员、出租车司机、保安,这三类整天为城市建设忙碌的人群过去容易成为民生保障的边缘群体。镇江市突出了对他们的民生关爱,2007年镇江市社会保险覆盖到他们。据介绍,全市80%以上的环卫保洁人员来自外地,而他们参保一律由财政兜底。“我从河南来镇江做了20多年的保洁工作,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能在当地参加社保。有了这份保障,我再累点、苦点都不怕。”镇江润州环卫所职工徐深海说出了工友们的心里话。

    千方百计保障就业。镇江市从2002年开始对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贴息贷款,特别是针对双下岗失业家庭和“4050”等重点人群进行就业帮扶。5年来,镇江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7年降至2.62%,为全省较低的城市之一,连续3年实现“双下岗”家庭动态清零。

    “住有所居”梦想成真。对于住在老住宅小区里的镇江市民,新的住房梦正在逐步实现。据镇江市建设局介绍,从2005年起,镇江市把实施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在8年内将所有老住宅全部整治结束。目前已经整治了26个,受益人口超过7万人。

    精心编织健康安全网。镇江市1995年就在全国率先启动医疗保险制度试点,现在已完成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向“全民社会医疗保险”转变,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多层次、多覆盖的全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统计显示,镇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参加率达到98.8%。

    “在我这里,所有民生问题都要当成大问题来解决,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要变‘年终关爱’为‘终年关爱’。”刚刚再次当选镇江市市长的许津荣坦言。

    困难有多大帮助就有多大

    如何让困难家庭始终生活在希望中,成为镇江市民生关怀的重中之重。40多岁的王荣福一家住在26平方米的房子里,夫妇俩都因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一个女儿刚刚考上卫校。记者在这个最需要帮助的家庭了解到,家里每月可从市里领到“低保”加房租补贴近千元,他们的基本治疗费用全免。市里还正在解决他们孩子上学费用及改善住房问题。这对夫妇的眼睛里充满希望和感激。

    “困难有多大帮助就有多大。”镇江市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在提高房租补贴的同时,启动“配租工程”。在今年春节前,总计200套由政府购买的廉租房将交给住房困难户。记者在经济适用房集中区康泰花园看到,面积大约50平方米的房间内,配套设施齐全,采光也很好。“这将大大改善困难市民的住房条件。”在场的房管部门干部说,“王荣福一家的住房也将会通过这个方式来解决。”

    民生关爱让困难职工燃起创业激情。市民张诚几年前从单位下岗,后来在政府部门及街道的帮助下,办起了物业管理公司,目前公司共有职工170多人,大多是“4050”人员。政府每年给这个企业50万元的贴息贷款,目前这个公司运转十分红火。政府还购买了60多个公益性岗位给这家公司,在公益性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社保金由政府财政负责。据介绍,类似的公益性岗位政府已经购买了1880个,大批下岗工人受益。

    “民生问题不能停留在一般救助上,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维护社会公平、帮扶困难群体的总体思路,从政策措施、财政支持、体制保障、工作要求上形成持续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说。

    “普惠民生”成重要价值取向

    镇江市把全面小康的发展成果更加直接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把“普惠民生”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形成了丰富的社会动员力量。

    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上,民生问题在全会报告中占了很大篇幅,党委、政府今年要办的15件民生实事在网上、报纸上、城市客厅广场都作了公开,让全体市民来监督党委、政府的民生承诺: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完成市区10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的健康体检,建设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3个……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大大提升镇江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全市18万残疾人的民生问题最为牵挂。镇江市的“一号文件”明确,从2008年到2010年,每年新安排1000名残疾人就业,对1000名残疾人进行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对1000名贫困残疾人进行重点扶持,有劳动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这些特殊群体也真切感受着全面小康的进程。”镇江市残联理事长王联东说。

    教育也是市民关心的民生话题。镇江市提出,保证全市所有外来工子弟全部在公立学校上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同城待遇。镇江市还实行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活动,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

    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镇江市拟对未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财政需支出2000多万元。今年镇江的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提高到每月每人150元,受益人口达110万。市区全年新增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

    社区医院惠及市民。记者在镇江市京口区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个医院的门诊量一年增加了35%。社区医院受居民欢迎,是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据介绍,镇江市确定了985种社区医院用药为“零差率”药品,数量为全省之首,财政补贴达1700万元。居民在社区医院看病有了明显实惠。正在看病的市民郭道清说,他常服用的降压药在社区医院买是49元一盒,而大医院的价格为60元一盒。

    2008年,镇江市民又欣喜地迎来一个民生提高年。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