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2日
星期
中国农民工近1.2亿,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加上14~18岁的留守少年共约4000万

《空巢》呼吁关注4000万“留守少年”

本报记者 张彦武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22    [打印] [关闭]
    

    深褐色的封面。

    封面上方只露出一个少年的牛仔裤裤管、脏兮兮的球鞋,和夹在手里的半截香烟。少年似乎是坐在一棵枯树上,他的面目只能由读者猜测。封面下方是暴雨将至前的滚滚乌云,封底是归途中的雏鹰。

    2008年1月上旬,春运在即,重庆出版集团在京举办新年重头作品《空巢》的发布会——这部25万字的小说被誉为“首部揭秘留守少年青春成长之作”。

    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杨希之称赞《空巢》“是一部主题鲜明,社会意义重大、显示一定文学功底的作品”。小说的作者——来自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的教师牛车(原名刘军),特意为小说谱写的主题曲《空巢恋歌》让重庆出版集团少儿中心主任郭玉洁听了特别感动:“……妈妈你快回来瞧一瞧,我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小鸟。妈妈你快回到我温暖的怀抱,我要用嘴梳理你那不再漂亮的羽毛。妈妈你快回我们温暖的巢,我不要你再受那风雨的煎熬……”

    《空巢》以情窦初开的17岁留守高中生郝凯与遭继父性侵犯后患有心理疾病而最终精神失常的女主人公梅之间的初恋为主线,以郝凯与同学的友情为副线,以郝凯的爷爷奶奶统领下的大家庭及父亲分家后的小家庭的兴衰变迁及学校生活为场景,全景式展现了三峡库区农村高中的生活,书写了留守少年、下岗工人、公务员和教师等不同人物在这场空巢风暴中的命运。

    “我身后站着2000多万留守少年”

    “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我身后站着2000多万留守少年。”1968年出生的牛车19岁开始参加工作,陆续发表过《年轻的清洁工》、《暮归》等诗作,历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担任过16年的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团委书记。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工南下导致许多老人和儿童留在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全国外出务工农民近1.2亿,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达到2200万。如果加上14~18岁的留守少年,估计中国农村一共有4000万留守少年儿童。

    “我父亲在外打工20多年”,牛车出生在一个姊妹6人的大家庭,3个姐姐好不容易嫁到镇上却又都面临着丈夫下岗的窘境,两个兄弟也在外打工。“我的女儿在外地读高中”,牛车教的学生也多是留守少年,他和同事们越来越感到“书不好教了”,“这些孩子不爱学习。”

    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上课打瞌睡,原来他那在不同城市打工的父母因为经济收入悬殊而离婚。在外打工的父母给留守少年们不断地寄回生活费,“有的(在银行卡上)打上千元钱,也有卡上打几万元钱的”,一个悄悄捡易拉罐去卖的学生“只有两元钱生活费”。不少留守少年,在父爱和母爱鞭长莫及的日子里,拿着父母含辛茹苦挣来的钱去网吧、在校外租房、消费上大肆攀比。

    最让牛车心痛的是自己的一名女学生,在外打工的父亲不幸丧生于车祸,她只是淡淡的一句“还好,我爸爸(车祸)补了几十万元。”

    所有这些,激励着2006年才学会上网的牛车把它写成一部纪实性的小说,并传到网上。小说以《空巢诱惑》的名字于2007年4月16日开始在搜狐网连载,2007年5月的点击率超过142万人次。许多有共鸣的网友在网上和牛车坦诚交流,留下自己的名字,还给他推荐了讲述音乐如何拯救问题少年的著名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重庆出版社编辑周北川通过当地媒体的报道知道了这部网络上走俏的小说,随即着手联系出版。截至小说以《空巢》为名出版,它在搜狐网、新浪网和腾讯网等网站的点击率已突破200万人次。

    在牛车笔下,主人公郝凯“在一所农村高中读书,家里只有他和奶奶,奶奶70多岁了,依然种着几亩薄地”;“两个姑父均下岗,表弟小飞辍学逐渐沦为不良少年,大姑为生活所困外出务工,已有几年未回娘家”;郝凯就读的学校“还有极少数学生来自县城,这些学生或是因为成绩差,考不起城里的重点高中,或是因为属于问题少年而被父母送到乡下来就读”;痴迷于网络的“浪哥”最终因缺钱而伙同他人撬开了校外李麻子的商店;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的“牛板筋”与因网友见面而失身、栖身发廊的异地流浪少女小翠畸恋成家;固守传统文化阵地的语文老师“陈夫子”与疯狂哈韩哈日的学生之间展开拉锯战……

    牛车强调,2200万的留守儿童近年已引起社会一定关注,而2000万左右的14~18岁的留守少年应该受到社会足够重视——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惑,需要来自物质生活和心理安抚等方面的全方位关心。

    让牛车欣慰的是,共青团中央的文件中现在已经采用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提法,“我们过去一直说留守儿童,没有说留守少年。”

    “对留守少年更重要的应该是‘护志’”

    也许是难得来一次首都,牛车戴了一条很时尚的围巾,他在现场向4位接受重庆出版集团赠书的奥运村工人代表深深鞠了一躬。重庆出版社向奥运工人代表捐赠了《空巢》,还将从每本定价22元的书的销售所得中拿出0.5元捐给贫困地区的留守少年儿童。

    一位姓朱的项目经理带着三位头戴“中信国安”字样安全帽、身着蓝色工装的工长与会。工长们显得有些腼腆,发言时互相推让着,其中一位工长涨得满脸通红。一位年轻的工长回忆,自己早几年过年回家时,年纪尚小的孩子还会搬过来一个板凳迎接,但“现在整天看电视,划到电视那个区去了。”

    一位妻子带着孩子留守在老家的工长担心孩子,“是不是(上学)迟到了,回来时(她妈妈)饭是不是做好了”,“没办法,为了生活,家里一亩三分地养不活。”

    现场研讨打动了一位前来采访的《新京报》文化记者。这个在湖北老家有一女一儿的年轻父亲现身说法,他也属于留守家庭,但属于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那类。留守在老家的母亲还只是年过60,小儿子放学做功课遇到了疑难问题便会一个电话打到北京,妻子会打电话回去,耐心细致地辅导。

    这位记者表示,他们家不属于典型的留守家庭,更多农民工的留守父母年事已高,已无力管理好第三代的儿孙。因此,留守少年儿童的问题“要从制度上解决”。

    据《空巢》责编周北川介绍,重庆一些地方针对留守少年儿童问题实施了“家长代理制”的探索,将留守少年儿童集中在家长没有外出打工的家庭来抚养和管理。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区梨树乡6872人的总人口中有37%在2006年年底外出务工,梨树乡学区567名就读学生中有365名不超过14岁的留守学生(2006年10月数据)。为此,梨树乡专门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在留守学生中开展“一对一”、“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对口帮扶,还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牛车也特别提到针对留守少年周末的“星期天管理”。他所在的学校组织留守少年儿童看露天电影,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呆得住”。牛车还建议农忙时,组织一些留守家庭开展互帮互助。

    研讨会现场,有人质疑《空巢》的写作和捐赠有借关注弱势群体获取道德优越感之嫌,在一线的农民工可能并没有时间去看这些书。但有支持者认为,关注总比不关注好。来自奥运村工地的朱经理说:“我们迫切希望我们的后代更好。”

    牛车倡议农民工父母平日特别是逢年过节时应该多打亲情电话,“即使不说话。”“留守少年儿童,要鼓励他们体会父母的艰辛,让他们克服一些挫折和困难”,牛车呼吁,“对留守少年更重要的应该是‘护志’。”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