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
“除了职称之外,中国学术界还有形形色色不同级别的功名,这些功名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人才水平或人才‘等级’的标志,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与个人经济利益关联,而且是各学术单位‘排名’的依据、炫耀的资本。”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杨中艺认为,如今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式在学术界营造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氛围,严重污染和毒化了中国的科研环境,并呼吁尽快净化已经被污染的人才“土壤”,恢复学术界的平静与平淡。
“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地收些钱来给老师发补助。请理解一下,快过年了。”
——海南省一中学还没放假就向学生收补课费,学生称已经交了本学期的学费,学校在学期内截出一周收取补课费是重复收费,该校校长解释说,收钱是为了给教师发过年补助。
“目前一些就业协议反映的就业情况并不真实。”
——民进四川省委调研发现,作为就业率统计依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不仅约束力和保障力越来越弱,而且有的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采用扣发毕业证书的手段来逼迫学生签约,因此建议直接以劳动合同取代就业协议书,就业率也应委托第三方调查统计。
“问题不是要不要评价,而是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怎样完善我们的评价制度,怎样设定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而不至于形式主义泛滥,劳民伤财。”
——学者杨东平直言,现行的本科评估方式存在缺陷。他认为,对高等学校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行政化的评价,而是同行之间的评价,虽然目前参与评估的也是校长、教授,但就整个模式而言还是政府在评。
“他得到的东西已经够多,明明理论水平不够,为什么还要去争当院士。”
——刚刚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被举报涉嫌抄袭,只有中专学历的谢华安此前5次被提名参评中国工程院院士,但都未能当选,原因主要是理论水平低,理论成果少,此事引起了学界关于评院士是看论文还是看贡献的争论。
“4个字,绝不手软,3个字,杀无赦……”
——重庆市江北区鱼嘴中心小学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如此威胁举报自己的教师,尽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下,该校长向老师们作了公开道歉,但老师们对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国策需要辅助设施,独生子女需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心理、义工、挫折、职业等一系列教育。”
——讲《论语》的于丹以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建议在大中小学为“独生子女”加课,形成制度。她开出的课表是小学增设公益劳动课,中学增加“挫折教育”课,大学增加职业教育。
“你这样的学生就欠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校区图书馆副馆长因为不满学生使用图书馆的网线插入自己的电脑上网,将网线拔下狠狠地抽打该名学生。在民警到场后,该副馆长否认曾打人,却多次在警察面前重复说学生欠抽。
“大中小学都应该开设历史课。”
——北京多名市政协委员建议,应在中小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高考时文科、理科都应该考历史。(李丽萍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