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5日
星期
国家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到了基层却没有编制

西部师范生下基层成过路神仙?

本报记者 蒋昕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25    [打印] [关闭]
    

    没编制去基层,只能打短工

    “局外人总是热衷替免费师范生算经济账,其实最让我们的学生羡慕的,是那些部属院校的师范生毕业后‘有编有岗’。”在电话那头,宁夏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桂玲说完叹了口气。

    1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披露了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的人均补助标准:每人每年1.2万元。江苏、陕西、武汉等部分省、市也准备在今年试点免费师范生政策。

    但是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即使所有师范专业都免费,也只解决了师范生的入口问题,真正的难题在“出口”上。

    杨桂玲刚刚完成了该校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毕业半年后,1195名师范生中拿到就业派遣证的才100多人,仅占10%左右。其中30多名学生考上特岗教师,11名学生考进了农村信用联社,还有的去了广电局、宁煤集团。有的学生远赴新疆,因为听说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农六师都急需教师。

    宁夏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5年建校时的定位就是为宁夏西海固地区培养教师。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在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同心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中,90%以上的教师出自固原师专。但是从2000年起,这些地区就很少再从固原师专招录公办教师了。

    据杨桂玲介绍,因为找不到稳定的教师岗位,在1195多名师范生中,有不少学生无奈之下放弃了教书的打算。不改行的大多只有两条路,一是成为自治区“三支一扶”项目的志愿者,支教两年;二是被学校聘用为代课教师。这些都是权宜之计。前者每月有650元补助,后者每月能得到三四百元工钱,仅够维持生活。而当地公办教师的收入近两千元。

    一位在海原县代课的学生回校后抱怨说:“国家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但基层似乎只让我们打短工。”

    基层也在抱怨,何时能进人?

    海原县上一次招录公办教师是2002年。

    海原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汉平取出一张《2007年2月中小学编制情况汇总表》,自治区给海原县核定的教师编制是4649人。实际在编教师只有3485人,缺编1164人。有限的特岗教师和支教学生不足以堵上这些缺口,各学校只能自己筹钱聘了500多名大学生做代课教师,其中不乏宁夏师范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张汉平用“师资严重短缺”来概括海原县教育面临的困境:在编的教师平均年龄47岁,中专以下学历的占了四分之三。张汉平希望老教师能够很快“带”出一批年轻的教学骨干,但很快就发现,不少代课的大学生三天两头往城里跑,寻找跳槽的机会。张汉平上任不久就不得不面临这些窘境:

    ——一个班一学期换了5个“英语老师”,李旺中学校长马兴旺觉得对不起学生,无奈之下申请停办高中部,集中老师办初中。

    ——乡镇里有路子的家长把孩子往县城、城市的学校送。结果,2007年9月开学,固原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出现了一间教室120多个学生、4个学生侧身挤一张课桌的场面。

    ——关桥中学有1118个学生,核定教师编制79个,实际只有19名正式教师,课大多由支教、代课教师撑着,每逢自治区招考公务员或特岗教师,“临时老师”都跑光了,学校就停课一天。

    几百元的代课费留不住这些科班出身的师范生,张汉平觉得遗憾,他对宁夏师范学院的学生评价是“硬棒的”——大多是本地的苦孩子,经过几年师范专业培养,下到村里镇上,当天就能进入教师角色,属于“留得住、用的上”的人才。

    “基层学校凑不齐教体育的专任教师,学体育专业的师范生却只能去当保安。”宁夏师范学院一位姓郭的老师感叹道,“改行的往往是那些很机灵、很优秀的学生,不当老师,可惜了。”

    该吃皇粮的吃不到

    供水的有水,用水的又缺水,原本顺水推舟的事情,在人口仅39万的海原县为何这么难?

    记者在海原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编办”)了解到,前些年海原县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超编,最多的时候超编800人。此后几年全县的行政事业单位没进过人,至今也没消化掉。当地一些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将之归咎为“历史遗留问题”。

    “说白了,过去不该进教育系统的人进了,不该吃皇粮的吃了,结果现在该进的进不来,该吃的吃不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遗留问题”造成的师资短缺现象在西海固地区普遍存在。

    宁夏师范学院一位老师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固原市新建一所小学,安排了60位老师。开学后走上讲台的只有不到20人。有的老师一人教4门课,说话太多只好整天喝胖大海。另有一批“老师”,专门负责送报纸、打下课铃。到发工资的时候,两种老师收入也差不多,有的“老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领工资都要找人代签。

    离海原县不远的同心县曾是宁夏干部超编“重灾区”。1999年,几位新华社记者调查后发现,那里供养着大批“拿着俸禄不上朝”的“挂职干部”,“轮流”上班的“轮岗干部”,九十岁的“娃娃干部”、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干部”。最严重时,同心县财政供养人员一万多名,超编近3000人。同心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是县民政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这个只有3座墓碑的陵园,竟然供养着20名管理人员,有人嘲讽是“20个活人看着3个死人”。

    在杨桂玲看来,越是不发达地区,越需要人才、需要发展教育。但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当地人更看重“铁饭碗”,结果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也越差,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曾透露,目前全国普通中小学在职教师共有1043.8万人,按正常概率推算,每年自然减员约30万人。根据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2006年全国各类师范毕业生总数为49.3万,预计2007年师范毕业生总数为54.2万。这意味着,如果仅靠自然减员空出来的编制,四成多师范生毕业后可能面临“有岗无编”的困境。

    海原县编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县里已经决定,今后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将优先分配给特岗教师。杨桂玲表示,目前还未见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文件出台,她认为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的“特岗教师计划”是一项特殊政策,要解决师范生面临的困境还需要更多这类的政策。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