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战争提供充足水源
战争时期,水和油一样宝贵。人员饮用、车辆洗消,都需要大量淡水。一旦野战给水保障跟不上,部队将寸步难行。
打井就是宁夏军区给水团的战斗。这支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英雄队伍,担负的任务变了,但勇猛顽强的军魂没有变。
30多年来,给水团已完成西北主要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构筑了军民兼容的野战给水保障网。
探明五大沙漠地下水资源
“打起仗来,谁也不知道部队会机动到哪里。”给水团王学印总工说,“西北沙漠地区水文条件的勘察,为未来这些地域野战给水保障打下了良好基础。”
给水团为下连队的新兵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团里拍摄的纪录片《沙漠找水记》。
征服沙漠的行动没有丝毫浪漫。夏天,沙漠的地表温度可达60摄氏度,军用胶鞋底很快就被烤化了,官兵必须穿上大头翻毛皮鞋,才能抵御沙子的高温。
每一名队员都要背负30多公斤重的器材,再牵上运输物资的骆驼,然后深入到被称作“死亡之海”的沙漠腹地。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几乎所有的探测队员都留过遗书。
一次,技术员宋义辰带领几名战士在乌兰布和沙漠内部勘察时,受沙暴袭击迷了路,团里派出去的搜寻队多路寻找也未发现其踪迹。水尽粮绝之后,他们将勘探资料保护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幸运的是,3天后,牧民们发现了这支奄奄一息的小分队。
钻井五连在腾格里沙漠中执行钻探任务时,遭遇连续风沙天气,给养车进不去,连队被困在沙漠中。
全连把所有的食物集中到一起,140斤黄豆吃了7天,147个鸡蛋熬汤又喝了4天,靠面糊糊又顶了3天。救援分队赶到时,大部分战士已经晕倒,但他们依然圆满完成了7眼勘探孔的钻探任务。
多年来,给水兵们靠着铁脚板,踏遍了巴丹吉林、乌兰布和、塔克拉玛等五大沙漠,勘察了100多万平方公里荒原戈壁,6名官兵献出生命,19人致残。他们完成了18幅区域水文地质图件,打勘探孔590眼,探明地下水资源年开采量达数十亿立方米。
绘制咽喉要地野战给水图
绵延起伏的贺兰山像一道天然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完成沙漠地区水文勘察任务后,给水团又奉命绘制贺兰山地区给水条件图。山体岩石裸露、峰脊如鳄的贺兰山地势险要,干旱多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中常有野兽穿行。
一次,王学印带着4名同志在山顶勘察完毕后,天色已晚,他们只好在山上露宿。后半夜,值班的战士突然发现许多亮点在向他们逼近,大家被叫醒后才意识到,宿营点被狼群包围了!他们点上大堆的篝火,手持树干在火堆旁不停走动、大声说话,相持两个多小时后,狼群才离去。
历时两年,给水团查清了贺兰山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形成解放军第一份野战给水保障兵要图件,总部专家组验收后评价:“这是我军阵地野战给水保障兵要资料编绘的样板”。
随后,给水团又派出了两支勘察分队来到陕西黄土高原。他们走遍了32个县、市,完成了具有重要军事、经济价值的《陕北地区给水条件图》及其报告,报告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林山在甘肃省境内,海拔1900多米,地方专业打井队三次在这里施工,都没有成功。给水团受命来到这里,他们重新勘察,提出了自己的成井方案。
钻塔竖起来了,开始钻进时,却发现钻孔漏水严重,3台汽车拉水也保证不了钻进需要。技术人员判定,水从山底的缝隙流走了。他们当即采用锯末和石灰乳泥浆止水,很快堵住了漏水。
钻头旋转到88米时,又遇到了大卵石。钻头转,卵石也跟着转,不进尺,也取不出岩芯。给水团自己动手研制出新型取芯钻头。
70多天后,他们终于打出了一眼深230米、日出水量1000多立方米的甜水井,结束了当地驻军30多年拉水吃的历史。
后来,给水团借鉴华林山的经验,在贺兰山的小井沟、木头沟等地域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地段,采取孔内爆破、大口径牙轮钻头扩孔、玻璃钢管成井、二氧化碳洗井等新工艺,打出了12眼战备供水井。
实施边防线水文地质勘察
新疆边防地区高寒缺氧,常年积雪封山,水文资料曾是一片空白。
2004年,给水团技术分队赴天空、阿里等边防地区,进行水文勘察,获得重要水文地质资料16份,提交边防水文勘探图件6份。
边防哨所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北疆部分边防连队只能长期饮用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水质浑浊、细菌超标。遇到雨天,河水变成泥浆水,根本无法饮用。
2006年5月,给水团王进良团长率领3个钻井连队摩托化行军4000公里,挺进北疆打井。
铁列克特边防连驻守在一个山坡上,王团长带领技术人员爬坡下坎好几趟,最后一跺脚下的地面说:“两山夹一嘴,地下能藏水。井位就定在这儿!”
大口径冲击钻打到30米,就听到地下有流水声,当地牧民说打中了龙眼。成井后一检测,水质甘甜,水量充沛。
阿拉马力边防站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这首歌的诞生地,给水兵们在这里竖起高高的钻塔开钻了。
高原猛烈的阳光曝晒,让战士们脸上、胳膊上不断蜕皮。钻机漏浆,战士们都被喷成了泥人。40多天后,他们为边防连队打出了一眼日出水量达800立方米的甜水井。
雀干托盖边防连一直靠一头老黄牛从两公里外的水沟里驮水吃。战士们只要将空水囊放到老黄牛背上,在它屁股上拍一巴掌,老黄牛就晃晃悠悠地赶往水沟驮水。等在那里的战士将水囊装满,再拍一巴掌,老黄牛就自己回来把水送到各个班排。如果哪个班没来接水,它还会叫两声,提醒大家水到了。
通人性的老黄牛为连队驮了十几年水,后来病死了。战士们把它葬在连队旁边,修了墓,立上碑,上书:“老黄牛之墓”。
2006年7月,钻井三连来到这里,为雀干托盖边防连打出了一眼135米深、日出水量120立方米的甜水井。出水那天,三连和边防连队的官兵们来到老黄牛墓前,向老黄牛敬上了一桶甘甜的井水。
2007年,给水团历时半年在头湖、阿拉马力、江巴斯、铁列克特、雀干托盖5个边防连队打井6眼,为不具备成井条件的哈桑、红卡子、杜拉那拉3个边防连队构筑了地表取水站。
他们还实施了新疆6700多公里边防线的水文地质勘察,完成了第一份新疆边防水文地质图件,在贫水区探明自流富水带19条、大型富水盆地5个,为未来全天候、远距离向作战部队供水提供了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