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8日
星期
团福建省委用品牌活动搭建平台 闽台青少年交流渐入佳境

浅浅的海湾 见证血脉情深

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陈训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1-28    [打印] [关闭]
    1月25日晚,前来参加“携手海峡·走进奥运——2008榕台青年冬令营”的台湾7所高校的28名大学生和福州闽江学院的大学生联欢,场面热烈,气氛融洽。通过第一次和祖国大陆的同龄人这么轻松的交流,台湾成功大学硕士生符舜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之间没有距离。”

    像这样的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在福建每个月都有好几场。闽台青少年交流已步入日常化轨道。

    破冰:五缘连根 先行先试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一水相连,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80%的台湾同胞祖籍在福建,闽台间存在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密切联系,福建开展对台青少年交流有着天然的优势。

    1984年4月,离台湾最近的福建平潭岛,欢歌笑语从一艘进港避风的台轮里飘出。

    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联组织文艺界委员及台属、去台人员子女共40多人,走上渔船,主动与台湾青年渔民接触。闽台青年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由此开始。

    “那时我们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蓝带啤酒,台湾的香蕉有我们两倍大。”时任平潭县台胞接待站站长的谈淑玲回忆说,“我们就像一家人,在那里聊家常,唱歌、喝酒、跳舞。”血脉相连,语言相通,同根同祖,尽管是初次面对面,但交流起来并没有什么障碍。那时,距台湾方面宣布“解除戒严”还有3年。

    座谈、联欢、互访,探亲、访祖、旅游……热情“请进来”,大胆“走出去”,以此为起点,闽台青年交流逐渐升温。

    渐进:由点及面 从小到大

    近年来,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团福建省委用品牌活动来构建两岸青少年交流平台,把福建打造成两岸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闽南风·海峡情”活动从上世纪末开始策划,迄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过去两年,全国青联主办的两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接连“落地”福建,先后有2000多名台湾青年走进海峡西岸……对台青少年交流工作由点及面、从小到大、沿浅至深,走上了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大通道。

    ——由点及面,活动的领域、地域在延伸。逐渐由文化向经济、科技拓展,既有论坛、联欢节、校园歌手邀请赛等青年交流项目,也有“闽南风·海峡情”、“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寻根夏令营”等少儿交流项目。活动对象更为广泛,参与人员从周边省份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扩展,从港澳台向东南亚、海外延伸。

    活动从上至下,全面开花,从省向地市、县区逐级展开,每一级都有自己的品牌活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宁德等地相继开展了榕台IT行业青年精英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同心同根”闽台青少年夏令营、第三代台胞“红色之旅”、宁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论坛等系列活动。

    ——从小到大,活动的规格、规模在提升。海峡青年论坛先是由福建省青联创办,3年后升格为全国青联主办;参会嘉宾规格逐渐提高,从企业家、专家学者扩大到台湾新生代政治人物。与会人数逐渐扩大,台湾参与人数从开始的几十人增加到最近的千余人。

    从1999年开始,团福建省委、省青联连续9年组织了282名本省青少年代表赴台交流访问,开展了“携手迈向21世纪”主题活动,在岛内扩大了影响,两岸青少年增进了友谊,累积了共识。

    历史铭记这样的时刻:2006年,首届两岸青年联欢节,1008名台湾青年学生积极参与;2007年,参加第二届联欢节活动的台湾青少年超过2000人。

    ——沿浅至深,活动的广度在扩大,深度在拓展。活动主题不断丰富,从谈经济发展、青年创业到青年政治参与和区域互动,内容越见丰富、层次愈显提高。

    2006年3月16日,福建省青少年台湾事务办公室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成立的省级青少年对台机构,代表着闽台青少年交流工作已走向专业化、组织化的范畴,纳入全省对台工作的整体布局。

    2007年6月18日,由团中央主办、团福建省委承办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馆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上首次亮相,馆内展出项目200多个,其中来自两岸40多名青年科学家的项目有100多个,台湾青年科学家首次出现在海峡西岸的项目成果交易会上。

    2007年11月5日,团福建省委联合教育、财政、台办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台商子女在闽就读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团福建省委负责人说,除了为台湾青少年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下一步我们还要创造条件在台资企业中建立青年组织,帮助他们解决在投资兴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具体的服务,赢得他们的认同与信任。

    前行:品牌的乘数效应

    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如今,依托闽台青年交流平台,促使两地在文化上融入、科技上对接、经济上合作的态势正在形成。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评价说,“海峡两岸青年论坛的举行,有助于两岸青年加强交流和互信,对于团结两岸青年,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加强两岸交流合作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届海峡青年论坛举办时,我连拖带拉地在台湾请一些代表出席,而现在大家几乎是闻风而至,主动要求来参加活动。”谈起海峡青年论坛举办5年来的历程,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名誉董事长李钟桂感慨万千。

    海峡青年论坛促进会会长、福建阳光集团董事长林腾蛟表示,海峡青年论坛是两岸青年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希望论坛长期办下去,把论坛上达成的共识转化为合作的行动。

    “千百年来,台湾与福建就像祖国母亲膝下的一对孪生儿女,血脉相连,两情相依。”这是参加去年两岸青年联欢节的一名台湾学生在泉州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时的留言。

    东海之滨,海峡西岸,东山岛上,23年前种下的“闽台青年友谊林”已成一片绿林。树叶在海风吹拂下相互致意,树根早已在沙地中紧紧相握。树的成长,见证着血脉情深,更绵延着两岸青少年的情谊。

    本报福州1月2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