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2日
星期
“我叫周凯,是雷锋连第3026名战士。”

仪式,雷锋传人的特殊精神洗礼

姜玉坤 宋艳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22    [打印] [关闭]
    2月18日,站在队伍前的上等兵周凯举起右手,面对雷锋雕像,表情严肃,放声大吼:

    “我叫周凯,是雷锋连第3026名战士。我宣誓:一生像雷锋那样刻苦学习,言行一致,助人为乐,公而忘私……”

    像周凯一样,其他7名佩戴上等兵军衔的战士也依次在入连仪式上宣誓。随后,指导员徐顺达为新入连的8名新战士每人分发一本《雷锋知识手册》“口袋书”。至此,这8名战士正式成为雷锋连的一员。

    “从雷锋牺牲至今,不论干部还是战士,凡调入雷锋连的,都必须经历这样的入连仪式。”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政委张岑楠说,“仪式是雷锋连建连育人的传家宝。像入连仪式一样,他们利用雷锋牺牲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题词日等时机,组织扫墓仪式、官兵退出现役仪式、连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宣誓仪式以及各种附属仪式,以此教育、引导官兵争做雷锋传人。”

    多年来,经过这些仪式熏陶,从这个连队走出的2000多名官兵,像火种一样播洒在祖国各地,他们传递着雷锋的火炬,践行着雷锋精神。

    在入连宣誓仪式上,张兴吉立下一个誓言,结果——

    “一个承诺,珍藏心中45年”

    1963年2月8日,令张兴吉永生难忘。这一天,他神情凝重地举起右拳,站在雷锋画像前,庄严宣誓:像雷锋那样,对阶级敌人刻骨仇恨,对党和毛主席无限热爱;像雷锋那样,一心向党……

    “这是雷锋连建连以来第一次入连宣誓仪式。虽然只是短短3分钟,但令我永生难忘。”现年66岁的张兴吉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禁不住泪流满面。

    张兴吉曾和雷锋同住一个屋,同睡一张铺,同开一辆车,朝夕相处两年零八个月。这份特殊的感情,让张兴吉始终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宣誓仪式的那天,仪式一结束,张兴吉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与张兴吉一样,全连官兵的情绪都被入连宣誓仪式调动起来。晚上9点多了,张兴吉所在班不知谁突然提出“学习报纸刊登的雷锋事迹”的建议。于是,大家拿出1963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要像雷锋那样战斗和生活》社论学习起来。学习中,大家发言踊跃,讲感想、谈体会,不知不觉到了夜里1点,可大家丝毫没有困意。这时,又有人提出“恢复雷锋铺”的建议,全班战士都举手赞成。

    第二天早上,连队干部感到这个建议很好,就申请上级批准了这一提议。从此,每天临睡觉前为雷锋打开被子,早上起床为雷锋叠好被子变成全连官兵的自觉行动,也就是从这时起,雷锋连立下一个规矩:每晚全连点名第一个呼点“雷锋”,全连官兵同时答“到”!

    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张兴吉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他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还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过国庆观礼。

    当张兴吉脱下军装返回家乡后,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1998年冬,已经下岗的张兴吉借钱买了一辆旧客车干个体,可是干了3年竟然赔了3万多元。知道内情的人道出了实情,不是张兴吉不会经营,而是他长年坚持免费帮助困难群众的结果。二儿子参军时,他把自己珍藏23年的手抄本“雷锋日记”送给了儿子,然后领着儿子面对雷锋画像宣誓: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在扫墓宣誓仪式上,李有宝受到触及心灵的震撼——

    “就怕对不起老班长”

    “老班长,我是一名新来的战士,叫李有宝,我来看你来了。我一定要像你一样,认真工作,好好学习……”1992年8月15日,刚进入雷锋连第三天的李有宝,与全连官兵一起,来到雷锋墓前默默宣誓,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身为雷锋传人的战士们责任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雷锋团政治处主任周道海告诉笔者,这个连队从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日)起,把祭扫雷锋墓正式作为一种仪式固定下来。在仪式上,有宣誓也有默誓。所谓默誓,即用默默向雷锋述说心里话的形式,表达各自的决心,以此激发官兵“责任、荣誉”的情感意识。这一惯例一直沿用至今。

    1995年5月21日,李有宝被任命为雷锋班第19任班长。雷锋班配发新车,李有宝主动请示连队干部,把好车调到别的班,将两台“趴窝”多年的车调到了班里。他带领全班战士奋战16天,两台“趴窝”车全部起死回生。有一次,他到抚顺市作学雷锋报告,地方领导特意选一家最好的大酒店热情招待他。可他说吃超标准招待违背自己的誓言。于是,他一连三次“逼”着地方领导从简招待。结果,此事成为当地媒体的美谈。

    “就怕对不起老班长”这句话伴随着李有宝度过了15年的军旅生活。从战士到干部,他时刻以雷锋为榜样,一日三省地走雷锋路,先后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优秀基层带兵人”,荣获国家教委、全国少工委颁发的“一级星星火炬奖章”。

    在官兵退出现役宣誓仪式上,田有亮把责任、嘱托装在心中——

    “因为我的名字和雷锋连在一起”

    “面对各种非议、指责、嘲笑,从不曾迷惘过。”山东省曹县后装楼村党支部书记田永亮,曾经是雷锋连的一名战士。他深有感触地说:“一想到在雷锋雕像前的誓言,就激动不已。”

    “无论我走向何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雷锋连’;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我和雷锋的名字连在一起;无论我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我是雷锋的传人;‘学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创雷锋业绩,做雷锋传人’是我永远不变的追求……”直到今天,田有亮依然能把自己16年前,在雷锋雕像前立下的誓言倒背如流。

    田永亮永远也忘不了,退役宣誓仪式结束的那一刻,他轻轻走到雷锋雕像前,与“雷锋”合影留念,又轻轻地擦去“雷锋”身上的灰尘,然后一步三回头走出营门,踏上返乡的列车。

    “我遇到很多挫折,但我一想到我曾是雷锋连的人,自己的名字曾与雷锋连在一起,我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回忆往事,田永亮心情沉重,他说,“我把我自己的全部积蓄用于给孤寡老人送衣物,供失学儿童上学。左邻右舍、十里八村都认为我有精神病,小孩们把我当傻子拿我取笑,心仪许久的对象也分手了。为此,家里人先后三次强迫把我送进精神病院,进行强行治疗,最长一次达二十多天。”

    挫折让田永亮清醒起来,走出精神病院后,他改变一味给钱给物帮困的做法,开始想办法带领乡亲发家致富。之后,他成立了“山东曹县傻子永亮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带领家乡人走上富裕路。渐渐地,他的行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先后被山东省评为“十大杰出青年”,被授予“新时期雷锋式好民兵”、“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称号。

    在执行特殊任务的宣誓仪式上,王军内心升腾一种无形的力量——

    “雷锋,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

    每当想起站在非洲首个雷锋纪念馆前的铮铮誓言,雷锋团政治处副主任王军就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当时,他是雷锋连第20任指导员。

    “雷锋传人意志坚,一身虎气一身胆;斗志顽强敢攻克,锐意进取勇拼搏;即便前面有伤亡,千难万险也要上,履行维和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和期望……”2004年6月19日上午,大西洋的热风轻拂着脸庞,站在维和官兵建立的雷锋纪念馆前,王军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雷锋连每次外出执行急难险重特殊任务,都要举行特殊的宣誓仪式,这在雷锋连已经形成一种制度。在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奔赴哈尔滨抗洪;2000年进京向中央军委领导汇报演示科技练兵成果等重大任务时,都向“雷锋”宣了誓,才出征。如今,光执行特殊任务的宣誓词就有十多个“版本”。

    “作为雷锋连的指导员,我深感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重大。”王军谈起当时的感觉时说,“每一句誓言都像在向祖国人民真情述说,都像是首长在谆谆教导: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雷锋的传人。那时,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让血脉喷张,视死如归地勇敢面对困难的挑战。”

    在利比里亚维和期间,无论王军遇到多大困难、多大的危险,都时刻把雷锋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面对一个又一个危险而敢于挺身而出,圆满地完成了维和任务。为此,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副主席索·伦萨雷达为他颁发了“和平荣誉勋章”。

    像王军一样,雷锋连参加此次维和行动的28名官兵,经受住了高温酷暑、蚊虫肆虐、生死威胁等严峻考验。他们从蒙罗维亚到格林威尔,从格林威尔到绥德鲁,从绥德鲁到塔佩塔、哈珀,每修一公里的道路,都流传着一段精彩的雷锋佳话;每架一座大桥,都传诵着一个动人的雷锋故事。对此,大吉达省省长嘎沃曾说,中国士兵以他们出色的行动和对我们的热爱,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优秀的战士“雷锋”,今天看来,雷锋是中国人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

    在附属仪式上,薛步瑞在庄严的氛围中——

    “时刻想着自己是一滴水……”

    “能住雷锋的上铺,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雷锋班班长薛步瑞谈起刚进雷锋班的情景,不善言谈的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是进入雷锋连,尤其是进入雷锋班的战士,必须接受的一种正规的附属仪式。”

    “为使每次宣誓仪式更具有感染力,连队组织宣誓仪式后,设计了很多附属仪式。”雷锋连指导员徐顺达告诉笔者,“这些附属仪式看似没那么撼人心魄,却同样可激发官兵情感意识,同样能起到精神强化和思想引导作用。比如在搞完新战士入连仪式后,还要组织官兵参观雷锋纪念馆和连队荣誉室;与雷锋画像合影,佩戴雷锋纪念章,唱连歌、授连旗像发枪一样,为官兵每人赠送一本《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日记》、《雷锋诗文选》;最后,要面对墙壁重温雷锋日记。这篇堪称雷锋代表作的日记,被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用一手刚劲有力的书法,写在一面墙壁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

    2004年3月18日,在薛步瑞参加完入连仪式的当天晚上,当他把自己的铺盖搬到雷锋的上铺,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觉。

    时刻想着自己是一滴水,用雷锋这面镜子来“照”自己,校正着自己的不足,成为薛步瑞工作、生活的准则。2006年3月21日,他被选为雷锋班的副班长。同年9月在雷锋班长的竞选当中,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光荣成为雷锋班第23任班长。在雷锋班,薛步瑞获得了学雷锋铜质奖章、当选了北京群英会代表。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