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2日
星期
“只要大家抱成团儿,什么困难都不怕”

亲历贵州灾区重建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金黔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2-22    [打印] [关闭]

    断电断水30多天,灾民自发组织重建

    在贵州省铜仁市东南最为偏远的一个乡——六龙山,61岁的谢洪毛望着被冰雪覆盖的菜地一筹莫展,现在正是收获萝卜和白菜的最佳季节,而今却被厚厚的冰雪包裹得严严实实。这里最高海拔有1417米,谢洪毛居住的六龙山村已经断电、断水30多天了,其中10多天里,六龙山乡没能向50公里以外的铜仁市发出任何讯息,几乎与世隔绝。

    “这次雪灾在我们这里是100年难遇啊,到处被冰雪包围着,不敢出家门一步,一不小心就会滑进深山沟壑。”六龙山乡党委书记詹海富说,村民们只能在自家附近活动,期待积雪早日融化。冰雪除了造成全乡断水断电外,还有4头耕牛、15头小猪被冻死,全乡853亩油菜、500余亩蔬菜和10余亩小麦绝收。

    各村从山上水窖接到农户家里的水管,无一幸免地被冻爆裂。有关救灾部门与村民达成一致:先行抢修电路和水管。一些村民自发组织,拿来抢险队送来的水管奔向山中水窖,在乡里派来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通水接管工作。

    通电就得通路,否则电杆难以运进大山。乡干部在村民院坝中召开“三通”会议,迅速传遍一家家农户。许多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手拿锄头铁锹奔赴在进山的“生命线”上,冰雪的山岭上,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参加到除冰清雪的大军中。

    下寨村支委万大勤告诉记者,25个身强体壮的村民义务帮电力部门抬运电杆上山,“他们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7岁。”村民杨松年说,他们每天一干就是12个小时,不要任何报酬,“只要大家抱成团儿,什么困难都不怕”。

    山下的瓮慢村,养猪大户黄礼银夫妇正在猪圈里忙得不亦乐乎。喂猪的水直接从沟谷的溪流中抽到食槽里,14头母猪和49头小猪吃得正欢。他介绍,这是最简易的办法,原来的水管全部被冻裂了,饲料也断顿了,15头小猪在饥寒交迫的冰雪天气中死掉了。

    “很可惜。当时养殖场的一头头母猪正产下一窝窝小崽,我只有把它们接到家里用炭火取暖,用棉被捂着,还要喂牛奶,总算保下了,不然这些小猪会一窝窝地死掉。”黄礼银说,现在好了,饲料公司也正常上班了,饲料也有保障了,小猪正茁壮成长。

    詹海富透露,乡里刚刚从外面购买了两头良种公猪,准备在今年开春再发展一批像黄礼银这样的养殖大户,多留母猪产仔,多发展生态鸡养殖,还要发展高山晚季节蔬菜种植,这样农民的收入肯定会增加。

    直升机电网巡查,1天飞6小时120公里

    2月17日10时,贵阳的天空飘起了小雪,记者在贵阳龙洞堡机场,登上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的直升机,跟随巡线员执行电网巡查任务。

    “以前巡线是仰着脑袋干活儿,如今是俯瞰,而且能精确发现地面巡线员忽略的细节。”检修中心副主任肖勇充当巡线员,一路给记者介绍清河一二回和高肇直流线路的受损检测情况,“1天飞6个小时巡120公里,可以巡300个基塔,相当于200个人一天的巡视工作量。”记者乘坐的EC135P2直升机往东南方向飞,穿越安顺、青岩、都匀、独山、荔波上空,然后再折回,大概花了3个半小时。

    城郊的雪停了、冰也化了,农民开始了春耕,他们比山里的农民幸运。在一些山沟里,记者看到庄稼地里的积雪或残冰仍未融化,倒下的电线横七竖八地挂在树上,可是这里的人们也已经投入了灾后的重建——铲冰、除雪、松土,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当飞机来到独山片区,这里的青年突击队正在险峻的山包上热火朝天地干活儿——拉线、电焊、搬运、检修。看到我们挂着“南方电网”字样的直升机经过,还向我们挥手致意。

    “我们正打算用直升机把塔材吊到山上,这样就能赢得抢修的时间,让人们能早日用上电。”肖勇指着清河二回的受损基塔说,这里是西电东送的主通道,直接影响到广东和港澳的居民、工业用电,公司已经指示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早日复电。

    很多人都在帮忙,一切都会好起来

    2月19日,马岩村集贸市场里人山人海,人们从四沟八壑的山中向此聚拢。这是六龙山区唯一的集贸市场,每周一次,哪怕遇到春节也从不间断。而在今年,自冰雪凝冻开始以来,这个铜仁六龙山区唯一的集市却足足停了5个星期。

    马岩村的集市在通往六龙山乡的唯一公路旁,与瓦屋乡相距很近。来来往往的人流和农用车将公路挤得满满当当。村口的河埠头,一条条满载人群和贸易物资的敞篷船不断地从江面划来,人们吆喝着,叫卖声此起彼伏。随着天气的转暖,村民们把目光盯在了这些灾后的农资上。在他们看来,这些丰厚的农资将给灾后山区带来莫大希望。

    “现在有很多人在帮忙,我们也在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受灾之后,本来要元宵节过后才干活儿的村民们,现在都动起来了。

    由于通往良上乡的22公里道路上积雪结冰严重,曾中断通行19天。过完大年三十,气温稍有回升,乡政府就组织了一辆专车,绑上防滑链,去三穗县城买柴油。村民杨通平说,由于没有电打谷子,大家吃饭都受到了影响,乡、村干部就动员大家把早已搁置不用的45台老式柴油打米机翻出来,把其中还可以使用的30台分配到各村,政府免费提供柴油为村民们打谷子。

    同时,乡政府派人带着全乡8个个体经营户去县城采购蜡烛、煤油等生活必备品,回来按平价供应给村民,并把县里拨付的4.8万元救济款、65件棉衣、90条棉被、300件衣服分配到村民手中。

    村民自愿放粮,政府补贴援助

    1月17日,都匀市摆忙乡的结冰达到了5厘米,20日晚开始大面积停电,周边乡镇通往这里的公路全部封路,通信全部中断。由于停电之前,村民没有加工大米,多数村民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几天。

    平时,罗光林收购大米卖给外来的商人。1月24日,一位常客赶着马车从都匀绕小道来他家收米。4000斤大米的收购价为1.12元一斤,对方却愿意出1.5元一斤的高价收购。正当他和米商谈生意时,村民高义远来到他家买粮解燃眉之急。

    罗光林得知高义远的来意后,对米商说:“米我不卖了,在特殊时期我要将家里这4000斤大米先借给村民们。”于是,高义远在罗光林家中借了100斤大米。消息传开后,村里人纷纷来借,“当时我都不知道何时通电,家中的米又不多,只能平均分配。”罗光林告诉记者,到最后米都借出去了,他家5口人也只留了50斤米。

    2月2日下午,都匀市政府的柴油打米机终于送到了摆忙村。记者在罗光林的借米清单上看到,罗光林向全村87户村民共借米3950斤,解决了340人的吃饭问题。

    40岁的万桥木和他的妻子都是聋哑人,大雪把他们原来低矮、破旧的茅草房几乎压塌,乡政府得知后,动员其他村民帮助他重新修建房屋,在解决他吃饭问题的同时,专门拨给他500元盖新房。现在,花了1.2万元的红砖房已经基本修好。万桥木76岁的老母亲连声谢道:如果没有乡里的帮助,凭他们自己的力量,她的聋哑儿子和儿媳永远都住不上这样的红砖房。

    当记者走进高坡苗族乡甲定村时,路边停着两辆竖着“抗灾检查车”牌子的吉普车。原来,贵阳花溪区农业局正在村民受灾的田里检查受灾情况。两位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刨开干裂的田土后,挖出几个土豆捧在手心里叹息着说:“这些土豆全部都没发芽,还得重新补种。”

    早在凝冻来临前夕的几个月,高坡苗族乡就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一场旱灾,时间持续数月后,又遭遇几十天的凝冻灾害,田地里的农作物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据该局统计,全区油菜种多达30090亩受灾,绝收的多达3000多亩。受凝冻天气影响,一些村民栽种的“秋土豆”由于无法抽芽,几乎全部烂在地里。为此,农业局采取抢种“春土豆”的措施,并对该区受灾村民实施购买洋芋种子补贴50%费用的办法,对受灾村民进行补贴援助。

    为尽快恢复生产,再苦再累也心甘

    “变压器、锅炉、烤箱、切片机、过胶机等设备被砸得面目全非,经济损失达200万元。”刘新明想起厂房坍塌的那一幕仍心有余悸。1月28日凌晨4时左右,刘新明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从梦中惊醒,在工友们的电筒光照射下,刘新明看见钢架结构厂房靠近山的那一部分已经垮塌。此时,黑暗中有人又喊了一声:“快跑,这边的厂房也要垮了。”紧接着,刘新明听到头顶上的厂房又发出了“嚓嚓”的响声,赶紧和工友一起往外跑,刚跑出厂房大门,就听见身后传来“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只见整个厂房已全部倒塌。

    由于当时天气恶劣,道路不通,又停电停水,抢险恢复工作被迫停止,该厂负责人陈锡我说,三穗县乡镇企业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来到厂里和他们一起商讨如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从大年初六开始,他们一面清理现场,一面派出人员外出采购机械设备和物资。同时积极与湖南有关厂家联系重建钢构厂房事宜。

    如今,工人们忙个不停,切割扭曲钢架、下钢彩瓦螺丝、搬运材料、修理设备、抬杆架线……一位正在搬运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抢修6天了,虽然每天干七八个小时,又苦又累,但只要能早日恢复生产,他们就心甘情愿。

    陈锡我说,目前开展生产自救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工业用电没有恢复,以及重建资金缺口较大。不过,政府部门表示,将尽力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一定的借贷支持,并将于近日调运一台12千瓦的发电机支持该厂生产自救。据透露,三穗县乡镇企业都在想办法、出主意,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预计4月底可望全面恢复正常生产。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