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大投入出新政策 建立稳定保障机制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要求。各地将文化建设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
文化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年国家财政拨款共计20.5亿元,其中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投入13亿多元,为历年之最。中央财政安排地方文化建设专款共10.7亿元。
地方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也有较大增长。有些省、市还出台新的政策规定,如江苏制定了文化事业投入“两个高于”政策,即每年财政用于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十一五”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十五”时期所占比重。
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途径。一些省市如江西、安徽、浙江、黑龙江、青海、陕西等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河北、山东青岛、广东东莞等省市探索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承办公益性文化活动。
实施重点文化工程拉近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政府有关部门不断探索着新途径,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一批国家级和地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在全国534个乡镇开始试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
——把优秀的文化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到基层。文化部与财政部于2002年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建数字资源13.6TB,其中包括电子图书30409种约340万册,电子期刊1616种500万篇,视频节目15916部(集)。为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能看上精彩的演出,两部门还启动了流动舞台车工程,为基层剧团配备近千辆流动舞台车。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基本实现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大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目标。为根本改善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状况,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广电总局还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农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每年提供200部影片(含科教影片)的数字化转制服务。
——2007年初,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共同发起“农家书屋”工程,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截至2007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约2万个,社区书屋约4万家。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 努力打造艺术精品
2007年,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不同于过去的演员选择、人物塑造、影像风格,实现了重大题材和清新风格、主流价值观和时尚元素、真实历史和虚构情节比较完美的融合。
有关专家以《恰同学少年》为例,总结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深入人心的要诀:一是尊重观众观影心理和需求,将言情剧和青春偶像剧的经验与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历史逻辑和历史人物性格可能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言情”元素对观众的心理吸引作用,扩大受众面。二是大胆起用表演新人,争取更多的青少年观众,探索我国自己的青春偶像剧创作道路。三是用红色青春励志片,巩固和壮大主流价值观影视阵地。
各地各部门近年来加大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力度,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电视剧《插树岭》、话剧《黄土谣》艺术展现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篇小说《机器》艺术再现了新中国50年工业战线的历史变迁。电视剧《快乐星球》和《家有儿女》、长篇小说《青铜葵花》等贴近当今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围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等,一大批讴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普及科技发展最新知识的出版物陆续与读者见面……
以优秀文化滋养农村沃土,近年来国家艺术院团和地方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2007年,广东和浙江向农村送戏均达1万场以上。送书下乡工程为300个国家贫困县和3614个乡镇赠送图书137万册。群众艺术创作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