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3日
星期

招高价生解决高校债务的口子不能开

田国磊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3    [打印] [关闭]
    

    3月10日下午,一位人大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些年国内大学在建设和发展中欠下的贷款难以偿还,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应该向国外的大学学习,允许大学招收部分高价学生解决大学债务”。(3月11日《长江商报》)

    高校债务问题自去年吉林大学自曝债务危机以来,一直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此前,有“高校破产说”、“高校土地置换说”和“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说”三种药方。但现有的三个药方中没有一个是皆大欢喜、令各方都满意的——其一,高校破产,此方副作用太大,得不偿失。其二,高校土地置换,教育部提倡但国土资源部反对,未达成一致不能贸然实施。其三,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公众舆论竭力反对拿纳税人的钱去堵高校自己捅的大黑窟窿。怎么办?在三个药方皆有不妥的情况下,“招收高价学生以解决债务危机”的药方又开出来了。但细细一品,我认为这分明是一剂毒药而非良方。

    这位代表在提及教育公平问题时直言批评了当今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以分数评判学生的“唯分主义”,认为“以分评判有失公平”。这话不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教育部近些年在逐步试点探索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通过除笔试以外的多种方式挑选真正优秀的人才。但这位代表对当今的自主招生似乎也不太满意,他认为“一说‘自主招生’就会遭到舆论的批评,这是因为社会公信力的缺乏”。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社会上有批评自主招生的声音存在不假,但其源头是因为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出现了很多猫儿腻,缺乏公信力的是高校而非社会。

    再来说说这位代表开出的“招收高价生解决高校债务”药方,他在论证药方的合理性时举了“哈佛大学有35%的学生是高收费招来的”、“哈佛大学校长认为哈佛的声誉是靠10%的学生支撑起来的”、“假如哈佛市长的儿子或者亲戚没有考取,哈佛照收”的例子。这位代表身为国内名牌大学的书记,不会连自己学校什么性质都不知道吧?哈佛是民办的,资金完全自筹,而你所在的学校呢?我国每年向十多所部属重点名校分别拨付少则几亿元多则十几亿元的扶植资金,哈佛呢?美国政府有每年给哈佛补贴的政策吗?一边拿国家的钱,一边又想利用掌控的公共资源谋私利,这样的偿还债务的方式,不仅不能缓解债务危机,说不定还会滋生新的腐败温床,更重要的是损害了来之不易的、在这个失衡社会孤存的教育公平。

    市长的儿子和亲戚没有考取可以上,有钱人家的孩子没考上掏几个钱也可以上,就没钱没势家的孩子不能上?“唯分主义”不科学、不公平,“唯财主义”就科学、公平了?再说了,衡量一个学生是不是该出高价上大学的标准,不还是分数嘛?外加金钱的“唯分主义”就弃恶从善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