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车的境遇是一面镜子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健全节能减排鼓励政策,优先发展高品质小排量车》的议案。王凤英在议案中指出,尽管国家已将节能环保作为国策,全社会都在关注节能减排,但从汽车市场的实际统计来看,出现了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车”相反的情况:2007年小排量车的市场占有率比2006年下降3.7%,销量同比下降30.9%。(3月10日《新京报》)
小排量车节能、环保、实惠,特别是在能源紧缺、油价高企的当下,小排量车本该受到国人的追捧,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自我国进入汽车时代以来,小排量车就一直遭受冷遇、备受歧视。依我看,小排量车在我国的境遇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令人尴尬的社会现实。
其一,尽管各地各级政府都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心,然而,全国却有不少城市出台了“限小”政策,比如限制小排量车上高速路、高架路。而由政府指定的出租车车型,也越来越高档,小排量车被逐渐排除在外,至于政府公务用车,则从来不会将小排量车考虑在内。通过小排量车这面镜子,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面子工程”的现实。
其二,尽管早在2006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就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全面清理“限小”政策,但是许多城市依然我行我素,并祭出各种理由消极抵制。比如广州市的理由是,解禁小排量车势必会引发塞车及污染加剧;北京市的理由则是,首都不同于其他城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小排量车上长安街的可能性很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根本不把部委的要求当回事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是小排量车映照出的另一番社会图景。
其三,尽管国家一直在“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车”,但相关鼓励措施和政策却没有跟上。比如燃油税改革迟迟不能出台,比如小排量车车主缴纳的各种税费一点没有减少,比如小排量车生产厂家得不到国家税收优惠。以至于消费者缺乏购买、使用小排量车的热情,生产厂家缺乏研发高性能、高环保小排量车的积极性,而国产小排量车的性能不佳,又反过来抑制了消费需求。有“政”无“策”,有原则无细则,有口号无行动,方向正确而措施不力,大概也是时下很多政策的共同弊病吧。
其四,尽管使用小排量车的好处人人皆知,但很多购车人仍然觉得小排量车寒酸,不够气派,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购买大排量车。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国人喜欢摆阔显富,这种心态,我们也可通过小排量车这面镜子窥其一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政府爱面子,民众也爱面子,小排量车的境遇如此糟糕,便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