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7日
星期

[中青评中评] 高校债务怎么还

冯雪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3-17    [打印] [关闭]
    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对高校债务问题发表看法。他说:“2000亿元债务,应该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偿还的。政府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学校要更加艰苦奋斗,勤俭办学……”

    客观讲,高校负债,政府有一定责任。投入不足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不得力。谁都不能否认,这2000亿元债务中,有好大喜功、腐败浪费等因素导致的不当欠债。连周部长自己也承认,“里面有腐败现象,有浪费现象,但不是主流。”

    高校的发展确实需要硬件设施的提升,可问题是,需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扩张校园、大兴土木?

    2006年3月,审计署曾发布《18所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审计显示: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违规和不规范收费共计8.68亿元;大规模进行基本建设,债务负担沉重,债务增长额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当时,就有评论指出,“举债盖大楼,这种心态让人惊叹!”一边是不合理的乱收费,一边是大兴土木、负债盖楼,民众怎可能没有怨言?

    对于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突飞猛进”,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曾总结说:我国高校在经历了合并、调整后,现在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兴建新校区、兴建大学城……中国高等院校盖大楼的速度,是高校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

    说“如此世界第一,让人耻辱”,当不过分。中国青年报曾经进行过一项“大学的钱到底该花在哪儿”的民意调查,83.9%的人认为,不少大学的建设存在“面子工程”和“过度消费”问题。

    批评者说:盖个校门花费数千万元,校长办公室里配备卧室和桑拿……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在这些上面,怎会名正言顺?又怎能心安理得?

    舆论对大学痴迷于“形象”建设进行责问之时,无数次引用过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可这样的“大学”,似乎离公众越来越远。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在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的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评价指标之外,校舍面积和科研基地的数量也是影响总得分的评价指标,因此,“水平不够楼房凑”。早日迈进排行榜上的“世界一流名校”,这是多少高校领导梦寐以求的愿望,急功近利的心态支配下,盖大楼便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如此说来,高校负债,多少有些“迫于无奈”。可这是公众所需要的大学吗?舆论“一边倒”地反对政府掏钱为大学还债,当让教育部门和高校反思。

    负债盖楼,欠债要还。在支付2000亿元债款之前,有必要做一下全面审计。一是高校这些年的财政拨款、学杂费等都花在哪里了。我们有那么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核算一下“成本”当非难事。二是扩张校区、买地建楼,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别把建面子工程、腐败浪费、洗脚泡澡的钱,都让纳税人来承担。

    2000亿元欠账不能糊里糊涂支付,不然就不会“吃一堑长一智”。既然有人还债、无人担责,再欠2000亿元又何妨?

    跟评

    冀生:

    讨论高校的2000亿元负债该怎么还、该由谁来还的问题时,似乎更应该反思的是近年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近年实现的只是发展的快,而没有突出“好”。高校数量和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高校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而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素质下降、专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让公众对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充满困惑。即使这2000亿元都由政府来还,都由纳税人来还,我们也应该有所反思。

    宝钢:

    我不反对政府承担部分高校债务,但政府承担债务,当在理清负债关系之后。从最简单的思路出发,考虑对高校收支做详细核查,核对当花的钱和不当花的钱,还有去向不明的钱。谁的责任谁来负,谁的欠债谁来担。合理的债务,政府不妨与高校按一定比例共担。

    东方河:

    学校的欠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根本上去治理,看这些债是从何而来,是不是真正用在了教育上,是不是用在了学生身上。不解决根本的问题,高校债务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债务怪圈儿。

    李万友:

    政府出钱给高校发展教育理所当然,但是政府要根据国家财源分配和大学教育发展需要相结合,进行合理安排。在政府财源分配不到位的情况下,高校纷纷举债盖楼,且腐败浪费惊人。纵观这笔债务产生的原因,有政府投入不足的直接因素,也有监管不力的间接原因,而后者更是主因。高校对乱花的钱负有直接责任,应自己埋单。否则,不仅是老百姓有怨言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给了高校滋生腐败的土壤。

    白峰:

    债务真的高校就不能还吗?非也,而是高校不还也,有钱也是多发福利,有钱也是多为自己着想,债务留给下面,留给下一代,于是债务只能会传承下去。

    文世奎:

    全部由国家拨款2000亿元,不科学,不合理。还了一个2000亿元,大学不改革,以后,还会产生第二个2000亿元欠款。因为很多大学看到了:既然有政府出面全额还款,为什么不继续欠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