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需要谁来“宽容”
“我希望我们对国产电影在探索和艰苦努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多一些担待、理解、宽容、帮助、体谅,少一些谩骂、指责、不宽容、不允许。”这是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日前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发出的呼吁。纵观这段被媒体频频引用的发言,有几个关键词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担待”、“理解”和“宽容”,这些年来,国内电影审查制度一直饱受诟病,身为掌握电影生杀大权的电影局官员这番话,意味着国内诸多导演渴望良久的电影大环境,有望在制度上得到一定的改善。
与这段发言相呼应的是,张宏森还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会更加尊重电影艺术规律和电影市场规律,更加尊重电影观众和电影创造者的需求和选择,在法律平台上有效开展工作,我们不会设置人为的障碍,不会让政策倒退。”如果说第一段发言是呼吁从管理部门到电影观众等更多层面的人对国产电影加以“担待”的话,那么第二段话更具准确性——很明显可以看出,这段话是针对电影局工作提出的对自身的要求,无论最终这种要求会落实到什么程度,电影局这种姿态上的转变,都会对电影人产生一定的激励。
在此之前,拍摄国产电影带来的失败和挫折感,已经让不少导演感到无以为继。中国电影审查的多重标准以及变化莫测的电影软环境,更是让创作人员无所适从。正如学者张珂所说的那样,“同样的情节,也许上个月可以通过审查,但是这个月就不行了,同样的题材,也许上个月还能拍,这个月就不能拍了。甚至,同样的情节,在引进的国外大片里就可以,国产电影里就不能通过审查了。”于是,舆论一直要求中国尽早建立电影分级制度,为国产电影的创作提供一个确切的文本,也让电影人能够适度掌握拍片的空间和尺寸,不至于让太多优秀的电影被打入冷宫,变成一堆日渐泛黄的废旧胶片。
因为违规参赛、内容敏感、涉及情色等诸多原因,国产电影中有一些被打入另册的电影,包括被誉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贾樟柯的早期作品《站台》、《小武》等,在影迷中好评如潮的姜文的《鬼子来了》,王小帅的成名作《十七岁的单车》,张艺谋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活着》……这些电影,用现在的眼光看,并不存在太大原则上的问题,如果按照“宽容”眼光看,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理由在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如果这批电影得以为更多观众所了解,那么在公众心目中,国产电影留给他们的整体印象,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谩骂”和“指责”也会因此少许多。
以《无极》为标志,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批评达到了顶峰,在这前后,针对一些质量粗劣的影片,“谩骂”和“指责”现象的确屡见不鲜。要宽容对待国产电影,也暗含了对观众的吁求。观众要不要对国产电影宽容,这要分两个层面来看,从好的方面看,观众的批评是对国产电影的一种鞭策,它对国产电影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投机取巧行为,是一种沉重打击;从坏的方面看,众口一词的指责会影响更多的人对国产电影失去兴趣,让创作人员如履薄冰,失去探索和创新的勇气。
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部门的“不宽容”,也是导致观众“不宽容”的原因之一。电影票房的逐年上涨遮掩不了国产电影的生存困境,2007年本土电影的产量高达402部,但在各院线全国公开放映的却不过几十部,除个别国产影片创造了票房佳绩之外,进口大片还主导着内地的电影市场。在电影分级遥遥无期,电影大环境不能得到明显改善的前提下,“宽容”成了国产电影目前的唯一出路。观众有选择电影的权利,毕竟,我们不能要求观众掏钱“宽容”他们不喜欢看的电影。但可以肯定的是,管理部门的宽容程度,会对一个国家电影发展和走向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