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
星期

重建家园,祖国让我们充满信心

——抗震救灾英模在各地与网友交流
新华社记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18    [打印] [关闭]
    “向抗震救灾的所有人员致敬!”“只要发自内心地献出哪怕一点点爱,也会让人温暖好久。”“中国,加油!”……抗震救灾英模在各地与网友们交流,热情的留言使网络被感动与振奋充盈。

    16日和17日,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成员分别做客银川、昆明、武汉、南昌、哈尔滨和天津的网站,与网友们分享感人故事、讨论灾后重建、憧憬未来生活。

    对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师长王凯来说,在抗震救灾中最令他感动的是北川中学废墟上仍高高飘扬的那面五星红旗。“当时看到国旗心潮澎湃,感觉一下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地震灾害不可怕,艰难困苦我们能战胜,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支撑,那就是祖国。下一步灾后重建我们也应该树立信心——无论是心灵家园的重建还是物质家园的重建,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心。因为在我们身后有伟大的祖国,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空军空降兵某师师长杨杰也同样深有感触:“在震区,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他们做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尤其灾区群众开展自救和重建家园的坚强给我们巨大鼓舞。”

    “我们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很有信心和底气!”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的话让人心里愈发敞亮,“我们那儿有猕猴桃、优质茶叶、中药材和竹子,打算用5至8年时间打造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投产后人均收入就会有1.5万到1.6万元。我们一定可以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

    “未来”“希望”,是在英模与网友的交流中频频被提及的词汇。在回答网友关于如何看待年轻士兵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时,济南军区的杨剑师长说:“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官兵,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是好样的、可以信赖的,是党和国家可以寄予希望的!”

    正如这位名为“倚天神剑”的网友所说:“在这场地震中,我们见证了人性光辉,见证了人间真情,见证了政府和军队之可以信赖,见证了公民社会孜孜成长。经历了这场罕见的灾难,我们会承担住更多风雨,经受住更多考验。坚强的人们也许会被灾难暂时击倒,但站起来的会是一个更有力量的强者。”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