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
星期

美国创伤急救医疗队结束在华救援工作

本报记者 鞠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18    [打印] [关闭]
    首支美国创伤急救医疗队一行5人日前结束了在四川成都的医疗救援工作,启程回国。

    这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创伤急救中心创伤外科医疗专家和护士组成的医疗队,于6月6日抵达成都市华西医院,开展了为期10天的医疗救援工作。

    美国医疗队与中国医护人员一道,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挽救了包括北川中学学生段志秀在内的多名危重病人。

    16岁的段志秀被掩埋在北川中学废墟下10多小时后才被救援人员救出。当得知自己左腿被截肢后,她意志非常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美国医疗队成员亲切地称她为“坚强女孩”。温家宝总理到华西医院ICU病房慰问病情危重的段志秀时,嘱咐她要“坚强地活下去”。段志秀告诉总理“我想读书”。

    医疗队队长、马里兰大学创伤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托马斯·史卡里亚教授在回国前表示:“我们十分珍视有机会在这段非常时期和中国人民共渡难关。希望我们的专业会诊对中国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中国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向美国创伤急救医疗队赠送了锦旗,上书“感谢真诚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在致马里兰大学创伤急救中心副总裁约翰·斯比尔蒙的信中,感谢马里兰大学“派遣专业的创伤急救医疗队远赴中国地震灾区救助地震幸存者”,并高度赞扬创伤急救中心“在中国人民遭受巨大困难时期所给予的帮助。”

    马里兰大学创伤急救中心隶属于美国马里兰州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是全球创伤急救领域的权威机构,在挽救头部、脊髓伤害以及严重骨折外伤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这次派出的5人医疗队中,包括资深外科急救专家托马斯·史卡里亚博士、重症护理和麻醉专家托马斯·格里泰姆博士、重症护理和肾脏专家杰弗里·沙因菲尔德博士、脑创伤重症护理护士卡伦·卡拉什,以及负责医疗队远程会诊的首席信息技术主管胡富民。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