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0日
星期

百名灾区学子落户沈阳音乐学院

刘靓 本报记者 迟洪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30    [打印] [关闭]
    “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自己会坐在沈阳音乐学院的教室里上课。”有着良好音乐天赋的17岁羌族女孩杨翠,姐妹三人,家在四川茂县,家里一年的收入只有一万多元。地震后,她们姐妹三人的学费成了家里的大问题。

    就在全家着急上火之时,喜从天降,杨翠被录取为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灾区艺术班”的学生,学费全免还给生活费!

    7月9日,将信将疑的她被学校接到沈阳,被告知先在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学习3年,然后可以优先考入南校区学习4年的大学课程。“七年里不但一分钱不收,每个月还有200元的生活费。”更令她惊喜的是,学校还为这些灾区孩子专门请了做川菜的厨师。“一开始家里不太敢让我来,除了不太相信,还怕吃住不习惯。现在看我是太幸运了!”

    幸运的不只她一个。汶川大地震后,在得到辽宁省教育厅认可后,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派出招生小组赴川招收灾区学生。18天时间,“灾区艺术班”在十几个重灾区共招收了100名灾区的应届初三学生。与杨翠一样,这些孩子在7月下旬已经在这里正常学习、生活了。

    由于招来的孩子艺术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在附中除了学习传统的声乐、器乐、舞蹈学科,学校还特别为他们开设了艺术传媒、艺术商务与管理、艺术文学等边缘学科。

    “一切为孩子着想。”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马欣院长说,“学生在这里三年的专业训练,完全可以达到参加高考的标准。毕业后在报考南校区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报考传统的音乐舞蹈等专业,还可选择艺术传媒、艺术文学等其他艺术相关专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