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

那些焦点

本报记者 唐勇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25    [打印] [关闭]

8月11日,泳坛巨星菲尔普斯(右)与队友庆祝比赛胜利。

    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

 

    今天,中国期待百年的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奋勇拼搏的中国健儿,夺得100枚奖牌,其中51枚金牌。

    今天,当我们回顾激情盛夏这难忘的16个日日夜夜,回放那一个个世人瞩目的焦点时,我们发现: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100枚奖牌。

    我们见证了世界纪录被一次次打破,见证了那一次次震撼人心的对人类极限的挑战。

    我们在射箭、游泳、击剑、帆船、赛艇、沙滩排球、曲棍球、拳击这些历史弱项上收获了惊喜和突破——不仅仅是金银牌,还有可期的群众普及。

    萨鲁克瓦泽和帕杰林娜的那

    今天,中国期待百年的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奋勇拼搏的中国健儿,夺得100枚奖牌,其中51枚金牌。

    今天,当我们回顾激情盛夏这难忘的16个日日夜夜,回放那一个个世人瞩目的焦点时,我们发现: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100枚奖牌。

    我们见证了世界纪录被一次次打破,见证了那一次次震撼人心的对人类极限的挑战。

    我们在射箭、游泳、击剑、帆船、赛艇、沙滩排球、曲棍球、拳击这些历史弱项上收获了惊喜和突破———不仅仅是金银牌,还有可期的群众普及。

    萨鲁克瓦泽和帕杰林娜的那一个“和平之吻”,让我们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全世界对和平的渴望;栾菊杰一声“祖国好”,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和对祖国的深情大爱;中国队和中华台北队那一场兄弟间的较量中,大陆观众震耳欲聋的“台湾同胞,加油”声,让我们看到了海峡两岸的血脉深情。

    当然,我们还经历了数次大考,但弥足骄傲的是,我们都一一过关:在首金失利后我们看到的是理性与温情,在刘翔退赛时我们看到的是尊重与宽容,在“和平大战”中我们看到的是开放与成熟……

    自信的中国,在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同时,尽享纯粹体育之魅力。

    杜丽,别哭

    全面开赛第一天,中国观众就迎来了一次大考:北京奥运会“首金”被来自捷克的卡捷琳娜·埃蒙斯夺得,赛前所称“双保险”———杜丽和赵颖慧———双双不保险。

    很多人想起了24年前的朱建华和20年前的李宁———奥运会失利后,前者家里玻璃被砸,后者则收到了成捆的指责的信件,甚至刀片和上吊绳。

    但是这一次,世界已经不同。

    杜丽的眼泪和她哽咽着说出的“我很想让五星红旗升起……但我没有做到”让所有人动容,也让人们开始检讨和反思。

    媒体在第一时间评论:“首金不论归属,梦想一起放飞”,并请杜丽和那些和杜丽一样可能失手的运动员们,“放宽心,尽力拼”。

    在一向被视为“愤青云集”的互联网上,人们也几乎看不到对杜丽的任何指责:“别太伤心……你是我们的英雄!”“杜丽不哭,调整状态四天后再战!”“我们挺你!”

    “杜丽,别哭”,这一句最平常的话,在那一刻汇聚成全中国最温暖的声音。

    这固然是对失利者的抚慰,但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当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自己的时候,人们对失利者的温情,让我们收获了一枚比“首金”含金量更高的金牌。

    中国“黑马”

    奥运会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让一些人带去遗憾,让另外一些人带来惊喜。

    8月10日,当张琳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第二名的成绩到达终点时,中国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枚银牌,更是一系列惊喜的开始。

    在随后的日子里,仲满“挑落”中国击剑24年来“首金”、张娟娟射穿“韩流”打破韩国24年来在射箭项目上金牌的垄断……在游泳、击剑、射箭、帆船、赛艇、沙滩排球、曲棍球、拳击等历史弱项上,中国代表团都取得了突破。

    法新社的评论说,这个东道国为了成为金牌榜状元正在全力以赴。不过让人为之震惊的是他们在射箭、击剑等非传统优势项目上取得的耀眼成绩。

    这其中当然有外教的功劳,更是中国的“举国体制”有效的证明———正如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所言,“举国体制”别国也有,只不过叫法不一样。

    不过,在非传统强项上的突破,其意义却不仅仅在于让中国稳居“金牌榜状元”———金牌获得者的明星效应,将使得他们从事的这一项目广为人知,进而推动普及。

    这一点,从沙滩排球最初上座率不足三成,到最后大雨滂沱中近乎满座,已经可见一斑。

    “和平大战”

    8月15日,我们再次迎来一次大考。这一次被“考”的,不仅有中国观众,还有郎平。

    “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会不会在北京奥运会上打败中国队?”这个在郎平上任之初就存在的疑问,这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真真切切发生了。

    中国队最终惜败,中国女排曾经的“符号”———郎平———击败了中国女排。

    但郎平和中国观众都在大考中顺利过关。

    虽然在此前的美日女排之战中,几成郎平主场。但很多人仍担心:如果真正的失利来临时,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那一晚,郎平很好地践行了奥林匹克精神,没有因为故主而徇私,没有因为故土而手软。做得清清白白,赢得堂堂正正。

    那一晚,中国观众给予郎平最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

    不仅是郎平,同样感受中国观众热烈掌声的,还有一长串名字:乔良、栾菊杰、李犁、李佳薇、李矛、童辉……

    这些熟悉的“黄皮肤”,或代表外国队参赛,或担任外国队教练、领队,数字之多,已创历届奥运会之最。

    和20年前“海外兵团”初显时被很多人视为“叛徒”不同,这一次他们来北京,被称为最大规模的一次“回家”。

    伴随着这种变迁而来的是:一个体育渐昌、国力日强的开放中国。

    刘翔退赛

    8月18日11时50分,期待刘翔卫冕的人们,看到的却是飞人痛苦的表情,和一个转身离去的苍凉背影。

    那一刻,整个中国愕然。愕然之后,有不解,也有心痛;有失落,亦有祈福。

    在那一刻,人们有太多的茫然无措———尽管在刘翔退场之前,110米栏另一位名将特拉梅尔在比赛中因伤退赛。此前还有雅典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冠军保罗·哈姆、法国网球名将玛丽·皮尔斯等不少高手都因伤错过奥运比赛。

    刘翔转身离去,我们失去了一次冲击金牌的机会,但我们收获了一次梳理国民心态的契机。

    我们看到的是,从事情发生的那一刻起,“以人性的名义理解刘翔的退出”就成为主流的声音,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互联网上。今天,已不是那个用无谓牺牲来换取精神动力的时代,这已是一个懂得人文关怀、心疼英雄的时代。

    正如有评论所称,一个群体在经受巨大的打击后,仍能发出“尽力已无憾”的呼声时,它代表着这个群体的成熟与宽容。

    还需要提到的是信息公开。刘翔退赛后半个小时,中国田径队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新华社稍晚播发长篇通讯,刘翔随后接受央视采访,又通过博客发表公开信……正是一系列信息公开,让不解消弭,让主流更加响亮。

    也许,根据信息而不是情绪作出自己独立判断,才是健康的国民心态。

    栾菊杰归来

    与刘翔的离去同样值得尊敬的,是栾菊杰的归来。

    8月11日,当代表加拿大出场的栾菊杰打出“祖国好”的布幅时,无数人为之动容。

    “因为深爱,所以回来。”出现在祖国首都举办的奥运会上,是这位曾为中国夺得首个击剑奥运金牌的50岁女人的梦想。为此,已经退役多年的栾菊杰自费飞赴各地参赛,赢取参赛资格。

    这一届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无数和栾菊杰一样,为了心中的梦想而执著的人们:来自日本67岁的马术运动员法华津弘、来自波兰19岁的独臂乒乓球运动员帕尔蒂卡、来自荷兰27岁的原白血病患者范德韦登……

    当我们很多人为菲尔普斯的神奇而惊叹、为张湘祥的帅气而尖叫、为何雯娜的美丽而倾倒时,这些奥运赛场上同台竞技的“老弱病残”,却有如一道道比金牌还要耀眼的光芒,直射我们的心灵。

    它与胜负有关,但更是一段奋斗史。这些奋斗,已无关金牌,只关梦想。

    那一个个传奇故事、一个个动人瞬间,都在诠释着对奥运梦想的恒定追求。

    人人都爱菲尔普斯

    这一次,“神童”菲尔普斯有了一个新的绰号:纪录毁灭者。

    8月17日,当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落入美国队手中,菲尔普斯实现了开赛之初的“狂言”:他得了8枚金牌,破了7次世界纪录。

    收视率显示,这次奥运会美国人最关心的不是能不能保住金牌第一的位置,而是菲尔普斯是不是真的能拿8枚金牌。

    有谁不希望看到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呢!

    也有人自寻烦恼:究竟菲尔普斯和博尔特谁是更优秀的运动员?

    博尔特这位让迈克尔·约翰逊和卡尔·刘易斯“哭泣”的短跑巨星,已是菲尔普斯之后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不仅相继打破了男子百米世界纪录和男子200米世界纪录,还助牙买加队打破了男子4×100米接力世界纪录,共斩获3枚金牌。能在同一届奥运会上,在所有参赛项目中勇夺金牌且每次都打破世界纪录,博尔特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今天称,博尔特和菲尔普斯是本届奥运会上最伟大的明星。

    这届奥运会上,破了43项世界纪录,让我们见证了一次次震撼人心的对人类极限的挑战。而且,菲尔普斯、博尔特们,破纪录破得那么愉悦、从容。

    那个赛前在后台的地上调皮打滚、和教练开玩笑,起跑前夸张地挠着头皮、对着镜头玩射击,赛后跳起诡异的舞蹈、玩起踩电门哆嗦的博尔特,逗得鸟巢9万多观众大笑不止,就像是在看一场演出。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让人快乐的体育。

    爱运动,爱快乐,所以爱菲尔普斯,爱博尔特。

    最干净的奥运会

    当然,挑战极限,我们的口号是:没有兴奋剂。

    8月23日,38岁的乌克兰举重选手伊戈尔·拉佐廖诺夫在男子105公斤级比赛中获得第六名后,被发现使用违禁物质类固醇诺龙,这是北京奥运会出现的第六例兴奋剂事件。

    相比悉尼的12例和雅典的26例,“办一届最干净的奥运会”这一承诺正在变为现实。

    很显然,北京奥运会千万美元的投入和创纪录地进行了近5000例高密度的药检,已然产生了积极作用。

    而我们如此关注兴奋剂,是因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在于追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而通过使用兴奋剂来提高成绩,直接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打破了运动员道德的底线。

    由此,我们尤其感骄傲的是,中国运动员按照国际组织的规定接受了兴奋剂检查,没有出现一例阳性,实现了“干干净净参赛”的目标。

    “和平之吻”让战争走开

    一如既往的,这一届奥运会,让兴奋剂走开,也在试图让战争走开。

    8月10日,女子10米气手枪颁奖台上,来自格鲁吉亚的铜牌得主萨鲁克瓦泽和俄罗斯老将、银牌得主帕杰林娜拥抱致意,相互亲吻对方的脸颊。

    这一本来在西方颇为常见的礼节,此刻显得不寻常的地方在于———千里之外激战正酣的双方,正是她们各自所属的国家。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我们不想被卷入政治中。体育与政治无关。”萨鲁克瓦泽说,“什么都不会横亘在我们的友谊之间,就算是射击这种刺激的运动也不会。”

    同样的一幕出现在8月13日上午进行的女子沙滩排球预赛C组比赛中。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两对女子沙滩排球组合对垒,这场本来关注度不高的比赛因为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而变得备受瞩目。比赛前一天,甚至有记者询问北京奥组委,会不会为这场比赛单独提高安保级别,奥组委官员毫不犹豫地予以否认。

    赛后,双方热情拥抱,四位运动员并没有因为她们的国家处于战争状态而怒目相对。桑塔纳对记者说:“我想表明‘奥林匹克高于政治’,我想展示和平的信息。”

    她们的亲吻,她们的拥抱,诠释了奥林匹克追求和平的梦想。

    1993年,第4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成员国在每届奥运会开幕前和闭幕后各一周以及奥运会期间,放下武器,停止战争。

    奥运的和平梦想也正在逐渐实现:巴塞罗那奥运会,波黑交战双方得以停战;挪威冬奥会,前南地区实现了停战;亚特兰大奥运会,阿富汗和伊朗实现停火。

    俄格冲突让我们意识到,就算是奥运会,也无法强制结束战争。

    但是,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对和平的向往。

    中华台北的主场

    奥运会让兴奋剂和战争走开,却让两岸走得更近。

    8月13日,中华台北棒球队对垒荷兰队,拥有1.2万个座位的五棵松棒球场竟然座无虚席让很多人吃惊———棒球运动在大陆远未得到普及,很多人甚至还看不明白。

    那一天,1万多名大陆观众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台湾同胞,加油”,终于让美国《国际日报》明白:“大陆民众卖力地为中华台北队加油助威,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血浓于水嘛”。

    而在8月15日,中国队对阵中华台北队时,五棵松棒球场成了两支队伍共同的主场。两队战况越是激烈,“中国加油”、“中华台北加油”的声音越是响亮,对阵双方都享受到了“主场待遇”———中国队得分,观众喝彩;中华台北队得分,观众叫好。

    对于2300万台湾同胞来说,这可能是与他们地理距离最近、心理距离更近的一届奥运会,也是感觉最为亲切的一届奥运会。

    而对大陆观众而言,所谓“言为心之声,形为心之迹”,从开幕式入场时的掌声和欢呼声,到两岸选手同场竞技时北京观众为双方加油的呐喊声,奥运会给了我们充分体现发自内心的两岸手足情、同胞爱的机会。

    海峡两岸,原本就可以近些、再近些———而且不仅仅是奥运会。

    国家领导人成为普通观众

    颇有点悖论的是,当“焦点”不再是焦点时,却再次成为焦点。

    比如这一届奥运会上,在赛场观赛的国家领导人。

    8月15日晚,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出现在中美“和平大战”的观众席上。两天后,他们出现在北京大学体育馆,观战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多位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身着便装,怡然观赛。

    除了出国访问或者会见重要来宾外,很少与夫人同时在电视上曝光的国家领导人们,在这个时候就像中国最普通的家庭那样,与家人一同分享这温情的“家庭时光”。精彩时他们鼓掌而呼,失意时他们扼腕而叹。

    甚至有细心的外媒观察:身着蓝衬衫,未穿西服,未系领带的胡锦涛在看赛时鼓掌“有的放矢”,当美国队失误“送分”的时候,他并不会马上送上掌声;而当中国姑娘奋身救球、艰苦拿下一分的时候,每每都会第一时间获得胡锦涛的掌声。

    而场上的焦点,依然是运动员。场上的观众,该怎样喝彩就怎样喝彩,该怎样惊叫就怎样惊叫,而比赛的运动员,也没有因国家领导人的到来而特别兴奋。

    “焦点”不再是焦点,一时为人们尤其是外媒所热议。

    国家领导人如普通观众一样观看比赛,这当然是一种亲民意识,显示了国家领导人的个性、风度和自信。

    但在另外一方面,这未尝不是体育的魅力———正是体育本身,给了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所有观众那最纯粹的欢乐。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