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否治病
最令人称奇的是下述文字:
予友梅圣俞于范饶州席上赋此《河豚鱼》诗,余每体中不康,诵之数过辄佳,亦屡书以示人为奇赠。(“书梅圣俞河豚鱼诗后”)
梅圣俞的一首《河豚鱼》诗,在生活中竟成了欧阳修的万能药,每当他身体有什么不舒服,诵读几遍此诗就好了。他还把这一经验转告别人,书此诗以赠。真是奇事!
信其有还是信其无?我倾向于信其有。笼统一点说,这或许是欧阳修喜爱梅诗、长期诵读,精神作用于身体的结果。只是他的这一经验对别人是否有效就不得而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此诗一试。去宋朝久远,已不可能得欧阳修的手书,“药效”当然要减。
说一首诗能治身体上的病,这样的事可能难求,言之过实就有神秘色彩了,但我们说诗对于人的精神心灵有很大的慰藉、鼓舞作用,怀疑的人当不多罢。
我存有林庚先生的著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世纪50年代初出版,两年前在北京隆福寺中国书店买的,当然是旧书,促使我买下此书是因为书的扉页有原所有人写的一段文字:
1960年11月20日,东四派出所叫我到天堂河农场参加劳动,住大兴县魏庄,生活很艰苦,到4月(61年)19日因患浮肿及心脏衰弱病,离场回家休养,此后多暇,拟精研楚辞,因购此以为参考之用。 61.4.19
字是用铅笔书写,流畅有力。短短的一段文字,可视为那个时代的小小侧影,购书人到离首都不远的农场劳动,不及半年,就因患浮肿等病而归,可以想见当年生活的艰苦。令人敬佩的是,这位购书者从农场回来的当天,就拖着病体到书店寻觅精神食粮,买下与诗歌密切相关的书,计划“精研楚辞”。尽管物质贫乏,身体染病,尚不忘努力治学!购书人读了此书、读了楚辞有什么收益,此后的人生命运如何?因材料缺乏,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必推求了。逆境中仍想到诗,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难忘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早就富有诗意、审美力的民族,历朝历代涌现了灿若群星的优秀诗人和难以计数的诗歌爱好者、欣赏者,产生了许多与诗有关的各式各样的故事,中国也被称为“诗的国度”。毋庸讳言,在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很多人浮躁,越来越远离诗歌,生活中已少有诗意,以致有人疑虑:诗人、诗歌的时代是否一去不返了?
我们可以说:诗歌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诗歌的作用也是无法否认的。从以上两则不太为人所知的轶事,我们可以看到,对诗歌的喜爱深藏在人的内心,虽生活艰辛,也不能放弃,喜爱至极,可以产生多么有意思或奇妙的作用。汶川大地震后,越来越多的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受灾同胞的同情,对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赞同,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大地震一周后,互联网上就涌现了几万首抗震诗歌。可见普通民众心中蕴藏着多么丰富强烈的诗情,一有机会,就会如长江大河般流淌。
当今的关键是如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启发引导更多年轻的人走近诗人及其作品,一旦读者与诗见面结缘,沉浸日久,可能就会对当代人提高审美力,调整心态,恢复我们曾经有过的那种崇高、潇洒的生活态度产生积极的作用。
公共汽车、地铁一向被视为城市的流动窗口,有多方面的展示功能。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车厢内外除了少量公益广告,就是五颜六色的商业广告了,人们视为当然。可否在车厢内辟出一点地方张贴一些著名的诗歌?古代的、现代的乃至当代重大事件后的优秀作品都可。公园、社区等地也可有类似的举措。说不定哪首诗就触动了一些人的心灵,从此与诗结缘,改变心态与人生。
诗可治病——当然主要是在精神情感的意义上,如有读者有类乎欧阳修式的体验,也说不定,那将是新的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