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
星期
焦点热议

精英们所说的“无书可读”,是没把大众放在眼里

黎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20    [打印] [关闭]
    经常听到“无书可读”的言论,作为一个出版人总不以为然。近五年来的图书品种已经从每年的17万多种增长到近25万种,越来越多,怎么会无书可读?

    关键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阅读需求。虎狼吃肉,牛羊吃草,各有各的鲜美,原因就是标准不同。说“无书可读”的人,或许是受精英文化影响,在阅读上选择性强。因为他们的需求标准高,能满足的书很少。在现有条件下,他们可读的书就不多了。而恰恰这些人拥有话语权,大众的声音被淹没了。所以盛行“无书可读”的言论。

    事实上,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新书品种和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特别是出现了大众畅销图书拉动整个图书市场销售规模的现象。据业内开卷图书市场调查数据,5%的图书品种,占据了近60%的市场销售份额,在白领、青春、实用、励志、少儿等题材领域,形成了消费群的集中关注。

    有意思的是,精英阅读和大众阅读在选题和数量上呈现出一个“正反三角形”的态势。这就是:非常少数的精英阅读人群,在对图书种类的选择上拥有最大的品种数量;而占大多数的大众阅读人群,却在选择上占有较小的品种数量。这也说明以上的标准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

    如今的图书出版,应该面向不同的消费人群,制定不同的消费标准,才能避免混乱。

    中国在30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财富积累的速度远大于新规则建立的速度。由于文化、地域、经济水平等的差异,不同的人群受教育和掌握资源的程度不同,导致了文化、生活需求上的差异。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满足了物质消费的细分。但是,单单在文化消费上,却出现了用单一文化标准检视不同文化产品需求的情况。加之全社会接受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精英文化标准为主,所以评判文化产品的标准自然是“精英标准”。

    现实的情形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需求明显地建立起来,但是,注意,不同评判标准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标准,哪个声音强势,就用哪个标准判断,自然会出现芜杂一片。

    我以为,图书出版“面向不同人群,建立不同标准”十分紧迫。据说在西方世界,大众道德标准主要是诚实、利己、不妨碍他人、守规则等,如同好莱坞电影里表现的一样简单明了;精英文化的标准则要求比较高了——精英的标准,应当区别于普通人。因为它代表民族和群体的文化方向。

    把细化了的标准,在不同阶段,面向不同人群,推广普及,许多问题就可以避免。比如在青少年时期,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精英文化教育、大众文化教育等。细分的标准逐步建立,十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有了标准,享用标准的人就会“人以群分”。凡事以精英口吻评头品足的人,就必须以“精英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再干“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