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恢复地方中等师范学校
应该说,当前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在农村。而农村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资匮乏和质量低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各省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地方中等师范学校,有的还不止一所,像笔者老家浙江温州地区就有3所,简称“中师”,培养对象为小学教师,主要面向农村及城镇小学。“文革”前,中师毕业的学生一直是农村及城镇小学师资补充的主要来源。“文革”期间一度停办,“文革”结束后各地相继恢复。
当时,笔者在一所中师就读,后又回到母校任教。据笔者了解,中师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农村小学后,由于良好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很快成为农村小学的中坚力量,深受农村学校校长欢迎。一位从师范毕业被保送到北京的研究生说得很好:“中师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尤其是在中国的农村。长期以来,中师教育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它为广大的农村培养最基层的师资,是培养地方人才资源最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是基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教育体制,它没有高中的升学压力,也不像专科院校强调‘专’字,由于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中师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舞蹈、音乐、绘画、三笔字(毛笔、硬笔、粉笔)、普通话、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样样都涉及,这是最适合农村小学教育需要的,最后受益的是学生”。这位研究生说的是实际情况。
由于中师毕业生多来自农村,而且多是农村中最优秀的一批青年,他们毕业后也往往被分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比之那些从外地分配过来的教师或支教的志愿者,他们与乡土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和责任感,同时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另外,中师课程针对小学教育,切实适用,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并胜任自己的工作。因此他们往往能安心自己的角色,不容易见异思迁。并且,工作若干年后,他们大多在当地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根就留在了农村。他们以学校为中心,能对乡村社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长久的辐射作用。
从历史来看,地方中等师范学校也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如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都非常重视乡村师范的作用,如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晏阳初创办的湖南衡山乡村师范。他们将乡村师范看成是改善乡村教育及改造乡村社会的重要阵地。当时的乡村师范也确实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毛泽东当年就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
2000年前后,由于受“惟学历论”及“与国际接轨”的影响,片面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大学毕业学历,国家停办了一大批地方中等师范学校,有些学校则转成教师培训学校(如笔者的母校)。这使得农村学校得不到高质量的新鲜师资力量补充,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下滑问题日趋突出。这种情况在东部和西部都普遍存在。近年来,一些基金会及民间机构注意到这一现象,纷纷组织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支教,时间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渗透性行为,大学生志愿者本身没有受过教师技能专业训练,也不了解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且大部分人为生长于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些人下去后连自己做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工作、生活都不能适应,很容易产生失望心理,有一些志愿者在签订合同后又中途退出。
一位有识之士言:“师范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灵魂,是改变贫困与落后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考虑到中国国情,很有必要恢复中师,并可以考虑在原来的课程上增加“乡土教育”一门课,内容为关于民国时期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以及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另外,还可增添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策略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另外,国家在具体政策上应给予特殊优惠,如钱理群先生所设想的,即全额免费,并包分配,学生则与学校、政府签订合同,保证学生毕业后到农村任教3至5年(事实上,过去中师毕业的学生根本不需要签合同都留在了农村)。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贫寒子弟的求学问题,更可以吸引一大批农村的优秀青年入学,并能够返回到农村去,使农村学校得到稳定而合格,甚至高质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