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星期

“北京与上海不具可比性”让人寒心

岳建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7    [打印] [关闭]
    上海市政府2月23日发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后,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德表示,对于《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持有者,目前北京人事部门并未考虑出台让其申办北京市常住户口的政策。由于北京人力资源等独特状况所决定,北京市与上海市并不具有直接可比性。他透露,北京人事部门不会将这一问题当做当前的工作重点。(《京华时报》2月24日)

    笔者对这种说法很是不解,尤其是“由于北京人力资源等独特状况所决定,北京市与上海市并不具有直接可比性”,等于公开宣称:北京是特殊的城市,想要北京户口?做梦去吧。中国不是联邦制,北京也没有实行地方自治,我们拥有共同的宪法和法律,这是各地制定政策时都应遵循的。同样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和直辖市,上海和北京在“人力资源等独特状况”上怎么连可比性都没有了?

    在“人力资源”方面,北京拥有的人才,是不是已远远超越上海了,因此不需要出台这方面的改革措施?任何一个民族或地方,人才都是多多宜善,所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说过他们的人才已经很多、够用、不需要输入了。信息时代,国家或城市发展、繁荣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北京岂能例外?

    那么,“人力资源”后的“等独特状况”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张祖德没有细说,笔者只得在这里猜测。北京与上海的最大差别,是因为北京是首都。但这不是拒绝人才的理由。首都是中国的立法中心、行政中心和司法中心,这些中心都要靠最优秀的公务员来运转;很多国家都有企业的总部、外国大使馆设在北京,上海却没有,这又是一个重要区别。可是,北京这些部门或机构也要靠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来支撑,因此,北京应该比上海需要更多的人才。

    北京的“独特状况”,可能还包括它拥有比上海更多的重点高校和独立科研部门。这虽是事实,但我认为,高校及其他科研部门本身需要人才,他们的研究成果也需要由人才及时地“孵化”,人才之间还需要流动和竞争,这就需要在人才引进上,北京把户口的大门打得更开。也许,“等独特状况”还包括北京比上海人口更多、教育资源更紧张、交通压力更大、环境更脆弱等等。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相关行业的人才,否则,不但制定不出有效的对策,甚至连问题的根源都查不出来。新加坡也面临着北京同样的问题,但遇到巩俐这样的人才,马上就吸纳了。

    由此可见,在户籍政策改革上,北京与上海不但很可比且很有一比。作为首都人,理应比其他省市的人更自觉地树立公正、公平观念,理应做执行国家法律的楷模,理应更深刻地理解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动辄就把自己独立于其他省市人之上,用居高临下、站不住脚的言论来伤害其他省市公众的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