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星期

“东汽精神”启示录

——记在特大地震中“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东汽公司
新华社记者 金小明 李亚杰 丛峰 苑坚 叶建平 樊曦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7    [打印] [关闭]
    在共和国的工业版图上——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这座拥有42年历史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备受世界瞩目。

    2008年的深冬,东汽厂房机声隆隆,车间焊花闪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公司地震后遭受损失和恢复生产情况。当听说企业在震后不久就迅速恢复生产、2008年已实现年产100亿元的目标,总书记感慨地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东汽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是好样的!”

    巍巍龙门山不会忘记,滔滔绵远河不会忘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山崩地陷,特大地震突袭而至。龙门山下、绵远河畔的东汽汉旺生产基地惨遭劫难,职工、家属伤亡惨重,厂房、设备严重损毁。

    面对灾难,不屈的东汽人“泰山压顶不弯腰”,心手相握、共赴灾难,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大灾之际,天地之间,“东汽精神”气贯长虹。

    “东汽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是好样的!”——

    迎难而上震不垮 敢于胜利创新业

    这一幕,永远成为东汽历史上的惨痛记忆——

    地震中,全厂辖区职工和家属300余人遇难,1000余人受伤,其中200余人重伤;

    地震中,全厂5100余户职工住房遭到破坏,上百万平方米厂房倒塌或损毁;

    地震中,全厂2000余台生产设备损坏,全厂直接经济损失近27亿元……

    就这样,一个有着42年发展历程、产值过百亿元,研发大型火电、风电、燃机以及核能发电设备的共和国重大装备企业,被大自然以极端的方式重创。

    然而,人们意想不到的是,震后仅仅三天,东汽人竟像往常一样参加招标会——

    2008年5月15日,当东汽风电事业部市场部销售经理黄铮只身一人出现在北京通用技术大厦会议室时,招标会现场的人群顿时把他团团围住。

    这是国电龙源公司举办的项目招标会,共有包括东汽在内的四家企业参与投标。震后,国电龙源公司多次致电东汽。电话不通、消息不畅、传言不断……那一刻,所有人都认为,东汽不会过来投标了。

    “我到招标会现场签到时,我们公司的名字已从表格上删除了。”黄铮说。

    “你们能不能按时交货?风电开工没?”

    “目前还没有,我们的人都在自救!”

    “那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估计在17、18日开工!”

    黄铮在回答招标提问时,坚定而充满自信,让国电龙源公司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在场的竞争对手深表钦佩。

    最终,东汽如愿拿下了“震后第一标”——价值3亿多元的33台风力发电机组的订单。在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手里,有这样一份“东汽记事表”:

    震后第7天,与中节能风力发电投资有限公司一次签订价值12.44亿元的风力发电机组合同。

    震后第10天,与印度DFPS公司签订一台5万千瓦工业透平合同。

    震后第12天,与华能公司签订13.65亿元火电和风电机组合同……

    一个遭受地震重创的企业,能够拿到合同不容易,完成合同更是一段艰难坎坷的路程。

    震前,甘肃大唐西固热电厂向东汽订了两台33万千瓦热电机组,原定2008年10月交货。

    但是,大地震让东汽的汉旺基地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机组配件被埋在废墟下,一些生产职工不幸遇难。

    西固电厂的人很着急,冬季将临,他们还要靠这两台机组向兰州市民供热。东汽人更着急,他们更不想因地震灾难而失去几十年形成的东汽信誉。

    从恢复生产的那一天开始,东汽人就把完成西固电厂机组当成“头号任务”。余震不断,厂房危险,工人们就用角钢把房梁加固,打上斜拉线,准备好地震救生罩;零部件不够,他们就从其他机组上拆卸,实在没有,就去外面的关联厂家借;工期太紧,工人们就连续加班,从早上八点上班,一直干到半夜十二点……

    就这样,平时要2个月完成的总装,他们硬是抢在1个月内完成了。2008年10月,第一台机组按期交货;11月,第二台机组交货。虽然迟了一个月,但没有耽误西固电厂的冬季供热。

    2008年,东汽人在经历了巨大灾难之后,完成了2320万千瓦的产品产量,是当年原生产计划的88%,完成了108亿元的产值,比2007年增长了13%,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和时间最大限度地抢了回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8年8月1日,四川德阳市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东汽新基地隔板制造中心在德阳市八角井破土兴建。

    这是东汽公司灾后重建迈出的第一步……

    新东汽位于德阳市八角井的旌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6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

    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就是要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

    走进八角井新基地,轰鸣的桩机声、豪迈的号子声交织一起,挖掘机上下舞动手臂,重型卡车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远远望去,高大雄阔的厂房雏形初显。300米长、36米宽、19米高的巨大厂房“龙骨”拔地而起,气势宏伟,令人感奋。

    目前,新东汽三分之二的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4月建好一个车间,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以此为起点,东汽又将迈出新步伐、踏上新征程……

    “越是大灾大难,越能激发东汽人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勇气,这就是‘东汽精神’的基石。”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挖出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

    甘于奉献无所惧 不怕牺牲向前冲

    杨峰很瘦,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几乎一动不动。但那薄薄的一次性纸质防护工作服里,却掩藏着一种坚强。

    2008年5月12日下午,当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曙光山下的东汽厂变成废墟时,杨峰正在德阳的东汽树脂分厂上班。听说汉旺基地受灾惨重、东汽中学垮塌时,杨峰的脑袋“嗡”地一下炸了。他19岁的儿子,就在汉旺的东汽中学读高中二年级。

    下午6点过,杨峰随东汽第一批回援职工赶到了汉旺。一开始,杨峰在东汽中学的废墟上奔来奔去,猜测着儿子教室的位置,如果逃生可能经过的路线……用手挖,用肩顶,不断呼喊,一心想救出儿子。

    “可是,当后半夜第一个孩子的尸体被挖出来时,我的想法变了!”说到这里,杨峰的语音低缓下来,“那个孩子半截身子露了出来,还有一半埋在水泥板下。我们几个挖掘的家长一看,已经死了,就想去别的地方挖。可是,孩子的母亲却跪下来,抱住我们的腿,哭着求我们帮她把孩子挖出来,她要‘好好地抱着他’。”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挖出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活着,还是已经死去。”杨峰喃喃地说。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这一刻,是杨峰人性光辉闪耀的开始;作为一名东汽职工,这一刻,是东汽人不怕牺牲精神的迸发。

    从这时起,杨峰就一直坚持在东汽中学现场实施救援,一天仅睡两三个小时。饿了,啃一口面包;渴了,喝一口矿泉水。到救援结束,杨峰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从废墟里共挖出83个孩子,其中7人幸存下来。

    17日凌晨3时许,当挖掘进行到最底层时,杨峰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在教学楼一层的大门口处,23个孩子挤在一起,在即将逃离大楼的一刹那,被瞬间垮塌的楼梯无情掩埋。

    现场救援的官兵们被杨峰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把最高礼仪送给了他的儿子:8名战士引导,8名战士抬送。这最高的礼仪,也送给了这个在废墟上奋战了四天五夜、救活了许多别人孩子的坚强汉子。

    此后半月,杨峰一直留在汉旺参加救援,抢运机器设备,清理剧毒化工品,处理危损的大烟囱……直到现在,杨峰一直正常上班,没请过一天假。

    只有在周末的时候,他才会回到汉旺,爬一个小时的山路,到埋葬着儿子的山冈上坐一会儿,抽上两支烟,陪儿子说说话。

    在东汽,像杨峰一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俯拾皆是——

    东汽铸造事业部质量工程师王道刚,地震时本来已经跑出了办公楼,发现身后的同事龙燕摔倒了,就跑回去拉她。就在这时,办公楼外置的楼道轰然坠落,重重地砸在他们身上。最后一刻,王道刚仍然挺起男子汉的胸膛,紧紧护住龙燕的头部。

    东汽武装部干事胥怀君,地震后被派往德阳等地求救。而此时,他的女儿胥莉正被埋在叶片分厂车间的废墟下。等老胥赶回厂里,在大家帮助下把胥莉抬出来时,女儿已奄奄一息,在他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东汽置业公司职工陈元忠,爱人被埋在了叶片分厂废墟下。他心急火燎地带着吊车去营救时,领导要他赶紧把吊车开到学校救人,泪流满面的陈元忠一声没吭,带着车调头就开往东汽中学。很多孩子得救了,陈元忠的妻子却永远地离开了……

    灾难是无法选择的,但在灾难袭来时,生与死却是需要选择的。在生死抉择面前,在亲情与大爱面前,东汽人毫不犹豫地面对死亡,为别人打开了“生命之门”。

    “5·12”大地震中,东汽共有300多名职工和家属遇难。但是,东汽人没散、心没乱,震后救援工作马上展开,1小时后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当天下午就确定了指挥部分工名单并派人口头传达到了各救灾单位。

    “如果没有这个指挥部,东汽将增加多少人员伤亡,谁都不敢想像。”东汽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岩松说。

    地震发生时,东汽8000多名职工正在上班。大地震使工厂80%的建筑被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彻底垮塌,1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之下,通讯中断、电力中断、供水中断……

    至今,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仍保留着当时的指挥部分工名单。这份在汽车引擎盖上手写的名单,当天下午就由十几名“传令兵”跑步送到各单位、分厂。

    “有了指挥部领导分工的名单,大家的救援更有序、更有效了。在最宝贵的第一时间里,这就是救命的单子。”何显富说。

    救援队伍到来前,东汽组织了2000多人的自救队伍,当夜就把5000多名老人和妇女儿童安全转移到德阳,并从废墟里抢救出几百人。

    “那时候,在厂区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人把红旗一插,就立刻有人围上来,组织起来救援。”东汽主机四分厂副厂长周滨兴说,“许多人都是一个口袋装面包,一个口袋装矿泉水,冲到废墟里救人,防备着一旦遇到余震,被埋了还能坚持几天。”

    大灾见真心,大难识英雄。

    在东汽最困难、最艰辛、最痛苦的时刻,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支撑着东汽人,托举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

    “40多年来,‘东汽精神’就像静静的绵远河水,在一代又一代东汽人的血脉里流淌着”——

    百折不挠齐心干 艰苦创业志弥坚

    在树木葱翠的曙光山半山腰,一座巨大的“汉旺5·12”地震公墓正在紧张修建。在距公墓几百米的一片山坡上,竖立着很多墓碑,长眠在这里的东汽建设者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记载着绵远传承、生生不息的“东汽精神”。

    这片山坡被上了年纪的东汽人称为“英雄坡”。

    “其实,东汽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不是地震才震出来的。”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说,“40多年来,不怕牺牲的精神,就像静静的绵远河水,在一代又一代东汽人的血脉里流淌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东汽作为“三线”企业初建时,从哈尔滨、上海等大城市来到曙光山下的第一代创业者们,牺牲了青春和优裕的生活。

    曾任东汽副厂长的徐均平回忆起这段艰苦创业史,至今无比自豪——

    “当时,只能住草棚,一下雨,还得赶紧把图纸藏在被窝里,否则就会淋湿。后来,住宿点搬到了附近的庙里,可庙里除了灰多、老鼠多外,蛇也特别多,经常一进庙门就能踩死一条蛇。有一次,一位职工的母亲从哈尔滨赶来看望儿子,睡到半夜,突然听见‘砰’的一声,好像从天棚上掉下了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酒杯口粗细的蛇,顿时吓得再也不敢睡觉。”

    一天晚上,工程师刘仁均回到古庙里的宿舍,听到有“沙沙”声,不经意地一挥手,一条藏在他枕头下的毒蛇猛咬了他一口。幸好大夫孟广才及时赶到,用嘴把伤口里的毒液吸出,并送医院治疗,刘工才躲过一劫。那些单身的女同志听说蛇怕烟味,她们虽然不吸烟,也都在枕头边放上一包香烟。

    那时的汉旺,一年只有五十几个晴天,其余时间全是阴雨天。洗的汗衫,挂在中殿,一个星期后还是湿乎乎的。没有澡堂,大家一年到头,只能用盆子打水擦身。

    42年前,汉旺曙光山脚下,一个名叫李子林的地方,突然间冒出了一间墙面和瓦面抹着黑灰、玻璃窗全用黑布包起来的大房子。

    房子里面,一群外地人吼着东北号子,拉的拉、撬的撬,用麻绳和架管一点一点地将大型设备挪进房中,移入机位。

    那间大房子就是东汽的一轻工车间,那群外地人就是从数千里外的“哈尔滨汽轮机厂”二车间迁来的东汽“元老”。为加快施工步伐,早日进入试生产,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卸下一路的风尘,就投入到了紧张而繁忙的基建安装工作中。

    “当时厂房只是一间空房子,吊车连轨道都还没装好。”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为快点装了设备搞生产,东汽元老们就赤手空拳地拖呀、拉呀!很多人的手被麻绳磨破,很多人的肩被麻绳勒肿,但他们咬牙坚持着。那些设备就是这样硬给安上了!”

    东汽“元老”们在这片刚建的厂房中开创的奇迹,成了“东汽精神”最初的诠释。东汽第一任厂长丁一将其归纳为“一根麻绳闹革命”精神。正是这股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斗志,在随后的漫漫岁月里代代传承,鼓舞着东汽人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让东汽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一代的东汽人终于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建成了一流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82岁的东汽第一任老厂长丁一,谈起建厂初期那段艰辛岁月,感慨万千——

    “1980年、1981年、1982年,是东汽最困难的三年。国家那三年没有汽轮机生产任务。其实我们也可以向上要工资、报亏损,但我们是生产单位,不是机关,不能坐等救济工资。找国家要,那老脸也不好搁呀!”

    为解决全厂职工“吃饭”问题,在1981年上半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丁一提出了“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的口号。

    “做菜刀、制柴油桶、造榨糖机……每个车间靠着自己的特色,开新路、揽新活。那一年我们不仅没有亏,还赚了8万块。”

    “我们当时干过机库大门、给水泵、冶金齿,真是做到了只要是能干的活不放过,利润很小的任务也要接下来,真有点‘吃杂粮’的味道。”丁一说。

    步入新世纪,东汽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2000年的夏天,尤永红,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为又一个倒在东汽工作岗位上的无名英雄。正是这样默默奉献的第二代东汽人,让“东汽精神”继续升华。

    “当时,北京和济南连续有两个投标项目。尤永红连续熬了4个通宵,回到厂里,把行李直接放在办公室,又泡到计算机上赶图纸。”他不知道,此时,极度的疲累已经把死神引到了他的身边。

    曾与尤永红朝夕相处的产品开发处处长赵世全说:“后来有人跑来给我说,尤永红腿上长了好多点点,很吓人。我就去找他,把他从计算机上拽下来,撩起裤腿一看,腿上全是葡萄大小的紫色斑点。”

    在厂里的逼迫下,尤永红被送到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可这一去,他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热爱的工厂。一周之后,尤永红就因为淋巴癌去世了。他走的时候,孩子才几个月大。

    讲到这里,赵世全,这个平时让职工感到“严肃得害怕”的铮铮汉子,泣不成声……

    听着这个第二代东汽人的故事,一股强烈的崇敬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我们知道,在东汽的英雄谱中,像这样为了企业发展不惜牺牲生命的事迹绝非一例。

    熊世鑫,让人们看到了“东汽精神”在第三代东汽人身上的薪火相传。

    23岁的他,长得白白净净,见人常常憨厚一笑,脱下安全帽,一头烫染卷曲的头发立刻暴露出“80后”的倔强个性。

    熊世鑫是东汽德阳主机二分厂的一名钳工,也是第三代东汽人。他的爷爷是东汽创业的元老,父亲是东汽多年的“老劳模”,自己刚刚从东汽技校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多。东汽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他是厂里有名的“情歌王子”,曾在全厂歌曲大赛中获奖。

    “5·12”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熊世鑫火急火燎地抢着跳上厂里的救援车,随着蓝色的人流从德阳赶往汉旺,“想救出几个人”。在倒塌的楼房里,熊世鑫看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李海东被压在废墟下。

    “海东对我说:小熊,我想出去。我就骗他说,一会儿我们就把你弄出来。”熊世鑫回忆着,“其实我知道,当时根本没有办法救他。”

    为了帮海东撑下去,熊世鑫一直隔着窗子陪海东说话。他的头上,是已经严重震损倾斜了的墙壁,任何一场余震,都可能造成新的垮塌。就这样,熊世鑫冒着生命危险,一直陪了李海东10多个小时,直到李海东闭上眼睛。

    这是个刚刚20出头的毛头小伙,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远远超出他年龄的坚强……

    翻开厚厚的《东汽四十年》,一篇篇回忆录无不透出东汽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东汽创造了从1974年投产至2007年“33年不亏损”的奇迹。

    “我们的科研和技术准备都是在高速运行,慢了就要拉大与国外的距离”——

    自主创新不言败 勇攀高峰克难关

    在东汽人眼中,东汽第一任厂长丁一倔强而执著地带领干部职工历时8年、自主研发30万千瓦汽轮机组,依然是“东汽精神”里程碑式的象征。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国还不能自主生产30万千瓦火电机组。东汽人从零开始进行研发。那几年,东汽任务很少,资金紧张,但是,东汽人勒紧裤带,自筹数百万科研经费进行研制,到1980年,大部分关键部件已研制成功。

    就说30万千瓦机组使用的1米叶片吧,设计涵盖了空气动力学、弹力力学、振动理论等诸多学科,光需计算的数据就有数千个,设计难度大,试制周期长,试验耗资大,东汽的设计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着复杂的计算、设计;加工叶片的职工则在揩不干的汗水中,不分白天黑夜地苦干了几百天,终于自主研制成功。

    可就在这时,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引进全套30万、60万千瓦机组,由上汽和哈汽定点制造,要求东汽“停止30万千瓦机组试制工作”。东汽试制多年的30万千瓦机组面临“难产”!

    这个“停产令”传到东汽,犹如晴天霹雳。

    在全厂的干部会议上,身穿灰色工作服、白发依稀的丁一噙着泪水,一脸肃然地坐在简陋的主席台上。

    他声音沉重地表态:“我是一个党员,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为了工厂的长足发展,为了工厂几千名职工,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30万千瓦机组搞出来!”

    1983年,东汽终于成功研制出了30万千瓦机组,并定点山东黄台电厂。

    但困难接踵而来:电厂要求必须在厂内试车并每分钟转到3000转——这种出厂前的空负荷试车风险非常大,在国际上尚无先例。但东汽干部职工在技术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成功地进行了试车。

    这台机组的诞生,缩短了国产化大型机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东汽自主研发的30万千瓦机组已经提升研发至第10代系列。当年第一台机组通过改造已脱胎换骨,而作为机组“心脏”的转子则被运回厂内,作为“雕塑”安放在厂区里,成为东汽人自主创新的历史见证。

    让东汽人自豪的自主创新还包括“851”叶片——

    这种长度为851毫米的叶片在世界各地从来没出过事故,国内客户明确表示只使用装有这种叶片的汽轮机,但国内尚无生产能力,外国企业已将每片叶片的价格从1984年的800美元,拉涨到1988年的2000美元。

    1988年6月25日,一份申请开展自主研制“851”叶片的报告放到了东汽领导的办公桌上。但开发这种叶片谈何容易!东汽人开始了新的尝试。

    生产“851”叶片首先要锻模,没有完备的资料,女工程师王惠英丢下三个还小的孩子,4个月就完成了攻关设计;

    叶片锻压后再加工,仅低压车间就有65道工序,稍有闪失就可能成为废品,但所有工序无一出错;

    叶片背部、根部结构复杂,加工异常困难,技术人员大胆选用了国内从未采用的“圆铣法”;

    ……

    1989年,一系列解剖检查结果证明:叶片机械性能、强度、韧性、塑性等达到国外同等水平,叶片内部组织结构精度优于奥地利产品,与日本产品相当!

    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东汽人深知,一切进步和发展总是孕育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与勇于前行之中,企业必须把目光投向更加长远的未来。因此,我们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新产品开发的战略思想。”

    1991年,东汽从国外引进60万千瓦机组生产技术时,国外专家曾以怀疑的目光审视着东汽人。

    60万千瓦机组,对当时的东汽而言,是决定未来发展局面的界碑,是决定东汽今后在同行业中地位、与世界先进水平距离的标尺。

    在合同签订后的3年里,东汽先后派出百余人次到国外进行设计试验、制造工艺、加工操作、生产管理等方面培训;设计处全体人员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重新计算,以掌握国外技术;设计师们在完成技术转化的同时,需要自主创新,从图纸到产品,每个零件都要达到技术参数要求……

    1996年11月、1997年11月,两台机组分别在邹县电厂成功投运,并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从此,东汽与哈汽、上汽平分秋色,不仅形成了国内电力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在国外市场开拓了新天地。

    东汽还将在60万千瓦机组生产中消化、吸收和实验研究的技术,成功地运用到其他型号的机组。创新和努力使东汽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先进标准机组生产制造厂家。

    东汽总经理助理、风电事业部总经理张生平说:“东汽人并没有停滞,我们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领域同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4年11月,东汽引进国外常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通过消化吸收,不到一年,便开发生产出了首批国产化大功率低温型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达到75%以上,可在零下3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行20年。

    这种低温型风电技术在世界上也属高新技术,标志着我国在风力发电这一清洁环保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国产化开发的重大进步。

    如今,在汉旺镇“十里东汽”的废墟中,巨石上镌刻的“核文化”三个大字依然金光闪闪,顽强展示着东汽勇闯“核难关”、跻身世界核电俱乐部的历史进程。

    1995年,作为岭澳核电站一期分包商的东汽,引进了主包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外国专家曾怀疑东汽会“消化不良”。

    但是,仅仅过了9年,东汽不但掌握了核电汽轮机组的生产技术,并且进行了9大项目的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工艺和新的制造技术,又一次实现了成功跨越。

    为攻克核电汽轮机的设计关,东汽的科技人员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岭澳核电站汽轮机的研制”科研项目,重点进行了“核汽轮机低压缸焊接工艺”等九大项目的试验和研究。

    为攻克核电汽轮机的制造工艺难关,东汽还进行了一系列冷、热加工工艺制造试验工作,开发了多种新的工艺和新的制造技术,以适应核电汽轮机严格的控制和质量要求。

    科研和试验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东汽全面深入地消化、吸引并最终掌握核电汽轮机技术,从而为实现核电汽轮机设计制造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消化、吸收、掌握,东汽在核电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

    ——通过对合作伙伴设计的汽轮机与自行设计的汽轮机的设计结构比较,明确了国产汽轮机设计改进与结构优化的方向;

    ——通过一系列分包件制造工艺技术的实验研究与攻关,掌握了先进的大型汽轮机部件制造技术;

    ——通过核电汽轮机选材分析及材料实验研究,掌握了核电汽轮机用材的要求,为材料国产化扫清了道路……

    2001年4月19日,随着岭澳核电百万等级汽轮机在东汽制造的部件全部完工发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和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生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岭澳二期开始建设时,东汽已经成为汽轮机项目的主包商。中国核电有了自主生产的“中国芯”。

    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我们的科研和技术准备都是在高速运行,慢了就要拉大与国外的距离。我们的目标是在不远的将来,将‘四电’都做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亚于一场大地震。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火力发电机组的市场需求有所下降,而东汽接获的巨额订单却有增无减。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张志英说,地震前东汽就占了大型汽轮机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风力发电又成为东汽另一个重要产业板块,经济规模不亚于汽轮机。在核电方面,已形成年产4台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制造能力。

    “多电并举”——东汽这一未雨绸缪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回首东汽的历史,我们不禁为之感慨,为之震撼,为之讴歌: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甘于奉献,不怕牺牲;

    百折不挠,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这就是“东汽精神”,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东汽人的铮铮誓言,也是中华民族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有了它,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