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关系不应成为圆明园兽首拍卖的“人质”
这几天,“中国网民掀起抗议法国潮”、“中法紧张关系或加剧”等文章开始在中国媒体上出现。法国媒体同样也是蜂拥而上,除了认为兽首拍卖将使中法关系雪上加霜之外,也指称这次拍卖再次在中国国内掀起针对法国的“民族主义”浪潮。两国媒体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是,兽首拍卖将演变成中法之间的外交事件。
记者认为,做出类似报道的媒体似乎有几件事没弄明白:第一,坚持拍卖兽首是佳士得公司和皮埃尔·贝杰的个人行为,这绝不是法国的国家行为,换句话说,法国政府与此次拍卖没有任何关系;第二,皮埃尔·贝杰本人拿两件兽首对中国政府进行政治勒索、对中国人权状况横加指责,这既不代表法国政府的立场,也不代表法国人民的意志;第三,巴黎法院驳回了“欧洲保护中国文化协会”要求禁止拍卖的申请,这也是根据法国法律依法办事,没有任何针对中国的敌意。
在这次兽首拍卖问题上,两国政府之间没有做出任何相互指责的表态:中国官方对佳士得公司提出了严重警告,但是从未发表过对法国政府的批评;法国政府方面,也没有对中国要求流失文物回归所做的努力表示不满和进行阻挠。
中法关系因为萨科齐在西藏问题上的反复态度陷入困境,两国正在努力使这一关系走出低谷,防止它滑向万丈深渊。
法国方面,萨科齐已经开始“释放善意”,在中国农历春节之际,他在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上发表贺词,盛赞中法关系和在法华侨。前不久,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访问中国,并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中法关系似乎开始出现转机。
萨科齐对华政策的不坚定,严重损害了中法两国领导人用几十年时间培育起来的信任。为了弥补损失,他显然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媒体在客观批评萨科齐对中法关系造成伤害的同时,不应该动辄将中法两国之间发生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升到双边关系的层面进行炒作。这样的举动对于两国关系的修复,有百弊而无一利。因此,正处于修复期的中法关系,没有任何理由成为这次圆明园兽首拍卖的“人质”。
本报巴黎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