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

“外国公司汇源”算不算民族工业

高永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25    [打印] [关闭]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2日会见欧美企业家时表示,中国将继续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环境。针对可口可乐兼并汇源一事,陈德铭表示,这是发生在两个外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涉及中国投资政策。

    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汇源果汁当然是一家外国公司,那它还算不算民族工业?我突然对开曼群岛非常感兴趣,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这个英国殖民地,拥有诸如汇源、蒙牛等大企业、大品牌,岛上居民会不会为自己拥“民族工业”而骄傲不已?

    其实,岛上居民根本就不会知道,或者也不想知道这些在法理上属于自己的“民族企业”到底是何方神圣。诸如汇源、蒙牛这样的外国企业是典型的“离岸公司”,它们不能在开曼开展任何业务,跟注册地唯一的关系就是缴缴年度管理费(不纳税)而已。开曼群岛就是凭着苦心经营这种特殊业务(提供离岸公司注册),成为目前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

    从中国法律看,像汇源这样的离岸公司,不隶属于任何民族工业序列。但汇源不这么认为,公众也不这么认为。公众对汇源注册地信息了解模糊,判断失误是正常的;汇源怎么揣着明白装糊涂,硬要“冒充”民族工业呢?这要从汇源等中国企业为什么要注册成立离岸公司说起。

    中国企业以海外公司名义进入中国,有保护自身利益的特殊考虑。外资公司在中国的注册和投资股份,在进入和退出、转股等方面都有较宽松的待遇。由此还形成了“红筹模式”,即国内企业的股东,按照在国内企业同样的股权比例,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离岸公司收购国内企业后,将国内公司的权益装入离岸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后,离岸公司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事实上,中国三大互联网门户新浪、搜狐和网易,做太阳能电力的尚德、做运动鞋的安踏国际等,甚至还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字头企业的海外上市,都是这样操作的。但可曾有人怀疑过它们当中的谁不是中国企业,谁配不上扛“民族产业”这面大旗呢?

    当然,更多的由中国企业注册的离岸公司远没有做大做强到海外上市的地步,它们在享受着离岸注册地的诸多税费优惠的同时,在国内享受着外企的种种优惠。从公开的资料来看,中国企业通过离岸公司变身为“外资”企业的绝非少数,号称有20万家,而且不乏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都扎根中国,除了在法律要件上具备中国法律定义的外资企业概念外,实质上是彻头彻尾的中国企业。拿汇源来说,成立十几年来何曾有一刻离开过中国市场,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的血管里流淌的都是中国人的血液,一直深耕于中国的果汁加工业。即使注册成立离岸公司,也不能切断它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的关系。汇源成为法理上的民族工业的“孤魂野鬼”,或许是其全球化的代价吧!再琢磨其总裁朱新礼说的“品牌没有国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前面我一再用到“法理”一词,得出汇源是一家外国公司的判断,也正是基于此。国家对20万家在中国经营的离岸公司不能采取跟中国内资企业一样的管理、监管模式,在让它们心安理得享受各种外企待遇的同时,也在纵容它们用“离岸公司”这样一件外衣,游刃有余地游走在民族企业和外企之间,唯企业利益马首是瞻。国家商务部部长虽不便于对一家外国公司的企业重组说什么,但老朱老牛们的外国公司与亨利彼得们的外国公司能是一回事吗?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