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8日
星期
药明康德回应本报报道称安排毕业生有计划、有步骤入职是惯例

学生:愤怒过后是无奈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8    [打印] [关闭]
    本报天津4月17日电(记者张国)《中国青年报》4月14日的《就业协议只约束学生管不了用人单位》一文,反映了一些2009届毕业生签约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却无法正常入职的遭遇,报道刊发后有了回音。

    4月16日,总部位于上海的药明康德公司人力资源和企业传讯副总裁朱浩波给本报记者发来书面回应。

    据学生反映,4月9日前后他们接到公司通知,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他们被推迟入职时间或是降低协议中原定的薪酬。

    朱浩波向记者承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称药明康德正在努力化危为机。他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药明康德今年的招聘人数。但他表示,药明康德肯定是全国吸纳应届毕业生最多的企业之一,2009年的人员编制将会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朱浩波说,安排毕业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入职是药明康德的一贯做法。今年2月以来,公司每月都有2009届毕业生入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也会有很多毕业生陆续入职。

    朱浩波强调:“我们与每位收到offer的学生沟通,并随时告知这方面的进展。所有的入职时间都是公司与每一个人商定同意之后确定的。”

    这些回应同时也出现在药明康德官方网站上,但它的准雇员们并不认可。

    “‘所有的入职时间都是公司与每一个个人商定同意之后确定的’,起码这个是说谎了。”上海东华大学硕士黄慧华说。

    最让她气愤的不是药明康德推迟入职,而是公司没能及早告知,让大家耽误了求职的最佳时间。她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公司回收了已发出的offer,并且赔偿了违约金,由于反应及时,对学生另找工作影响不大,因此学生都表示理解。

    黄慧华2008年12月签约药明康德上海公司合成部,今年3月24日毕业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月22日,黄慧华首次询问入职时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她不停追问,公司的答复始终是“统一安排”,会“尽快通知”。

    4月初,黄慧华着急地向公司询问,得知自己今年10月之前已经没有入职的可能。4月9日,黄慧华提出解约。

    她说:“被贵公司伤害得太深,且一再延迟我的入职时间。我的户口又被贵公司申报上去,且不跟我签订劳动合同,直接将导致我不能落户。贵公司这种招人的行为,实在令人憎恶。耽误了很多同学找工作的机会。贵公司的这种不诚信的做法,逼迫我不得不提出和贵公司协议解除三方协议。”

    4月13日,黄慧华拿到解约证明。虽然此时另谋出路的难度很大,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但是我不解约,他们又不能让我入职,我能怎么办啊,我又拖不起。”

    黄慧华是迄今为止唯一同意公开姓名批评药明康德的大学生。

    四川大学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事发后他找到了新的接收单位,按照规定必须先和药明康德解除就业协议,才能领取新的协议。他说:“我打了十多个电话都没有人办理。要么没有接通或占线,要么就是接电话的人又让我打其他电话,把我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我现在很着急。”

    药明康德的回应发出后,这些学生的一个QQ群将公告改为:“愤怒过后是无奈!不能改变环境,只能努力去适应!”

    南开大学业已采取措施,向教育部反映情况,并让所涉学生在未能解约的情况下,也能签订新的协议。这让其他院校的学生很羡慕南开,他们希望母校也尽快在此事上有所作为。

    药明康德公司的朱浩波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到目前为止,公司认为“没有一例违反三方协议的情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