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
星期
上半年GDP增长7.1% 半年信贷额是去年全年150%

经济回升基础尚需巩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7    [打印] [关闭]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记者王磊 实习生董朝)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说,我国经济目前虽然企稳回升,但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经济学家华生也对经济回升基础不稳表示忧虑。他说,“资金推动型经济能不能持续,政策能否转化为消费市场的动力,还要看下半年国家政策的调整”。如果国家没有大的举措出台,那么下半年经济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有疑问。

    上半年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1%,而上一年同期上涨7.9%。分月看,除了一月份是1%的正增长以外,下面几个月都是负增长。有分析据此认为,下半年我国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信贷速度超快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8.5%,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24.8%。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近7.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50%。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李晓超认为,眼下中国物价仍处在下降趋势。总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今年二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铝冶金为65.7%,铁合金为70.4%。同时,今年夏粮已连续六年增产,而物价往往和粮食供应有密切关系。

    但是,也不能忽视影响未来价格上涨的因素,如货币信贷供应增长较快。与此同时,外部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我国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世界银行统计,今年初到目前为止,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比2008年末上涨了67%,铜和铅分别上涨72.7%,棉花上涨12%,大豆上涨13.6%。

    李晓超强调,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现象使得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存在不确定性。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系主任张苏则对巨量信贷可能流向股市、楼市表示担忧。他认为,大型企业很有可能在资金使用上通过各种财务手段使资金用途发生变化,把资金用于股市和楼市。

    他说,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并没有给企业良好的预期,企业为了尽快摆脱危机,利用国家货币政策宽松之机,将贷款转向了大资本易获利却会减少社会福利的股票市场与楼市,这将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