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
星期

我驾战机上天入海

汪汉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7    [打印] [关闭]
    7月8日上午7时25分。黄海某海域。只见一架架飞机一会儿贴近海面飞行,一会儿又从海面跃上高空。这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的起落飞行训练。在天上海上来回穿梭的可不是普通的飞机,而是能上天入海的水上飞机。参加训练的是海军北海舰队某水上飞机部队。上尉飞行员赵稳超驾驶着他的战机,在海面和天空之间做着一连串的飞行动作。“好,做得漂亮!”从塔台里传来对他做的这几个动作的评价。

   ; 国产水轰-5飞机现装备海军北海舰队某水上飞机部队,是我军仅有的一种特殊机种。它在军事上用于侦察、巡逻、反潜和救援活动;在民用方面可用于海上运输、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和森林消防等。

    众所周知,水上飞机是在大海上起飞和降落的,与陆地上的飞机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水上飞机的飞行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训练圆满结束,走出机舱的赵稳超告诉笔者,自己的成功来之不易。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当时学习水上飞机驾驶时的情景:

    考试的时候要达到闭上眼睛能摸到每一个开关和仪表的程度

    2002年6月,我从海军飞行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我军唯一一支水上飞机部队。人家开飞机都是从陆地起飞,而我是从海上起飞,那种自豪和骄傲劲儿就别提了。但随后一想,还是别高兴得太早了,我飞惯了陆地飞机,能不能飞好水上飞机呢?

    和所有的飞行部队一样,新学员来到部队的第一件事,要进行的就是改装训练。

    改装训练分为理论改装和实操改装,也就是说,我在飞行学院时飞的是轰-5飞机,现在要改飞水上飞机。懂得一点飞行理论的人都知道,会开一种飞机,并不代表他会开所有的飞机。从一个机种进入另一个机种,要重新学习全新的理论知识,称理论改装;然后要经飞行教员多架次带飞,有的甚至要带飞上百次,称实操改装,然后再由考官检查考试合格后,按规定的课目完成放单飞的次数,才能算改装成功。

    半年时间的航理学习全都是跟飞机性能数据、附件、设备及构造打交道。每天脑子里面装的全是飞机的重要部位及注意事项、飞行程序图、特殊情况的处置方法等,每天吃过饭后就戴着草帽,拿着飞机模型顶着炎炎烈日在演练场一遍遍地走程序,程序熟练后再进座舱,熟悉附件位置、功用和使用方法,考试的时候都要达到闭上眼睛能摸到每一个开关和仪表的程度。

    在向后拉杆和向前推杆上老犯迷糊,我差点儿被停飞

    在飞机座舱里模拟飞行时,因陆地飞机是向后拉杆带起前轮起飞,而水上飞机则是向前推杆放机头起飞,就因这点老犯迷糊,我差点儿被停飞。

    “加油门。”教员下达指令,这时速度已达到每小时90公里。“稳住、别紧张,迅速蹬舵,起飞,注意操纵杆的方向。”

    “明白。”我心里也默默重复着教员的口令,脑子很清楚,一系列动作完成后,但就在起飞的一刹那,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还是向后拉杆了,致使飞机没有“飞”起来,一头栽进了海里。幸亏是模拟飞行,不然的话损失就大了。

    这已经是第十次了,我低着头,坐在模拟驾驶舱里,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等待着教员的批评。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光景,出乎我的意料,教员一改往日严肃的面孔,和蔼地对我说:“小赵,实在不行的话,就放弃吧,也许其他的专业更适合你”。说完就径直走下了飞机。当时我心里难受极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心情一直很糟。

    百思不得其解。我来到部队中心医院向航医兼心理医生李大夫请教。李大夫认真听了我的诉说后说,像你这种情况以前很少出现,你不是身体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而是思维里留存下固有的一种特定模式的综合自闭症。

    “你以前飞陆地上的飞机时,起飞动作是向后拉杆带前轮起飞,就这个模式把你的思维给定格了,加上你的飞行印象已形成,就比较难改过来。现在飞水上飞机是向前推杆放机头起飞,你可能担心会撞击地面,思维瞬间就转移到了陆地飞机模式,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此类情形。”

    我细细地分析着李大夫的话,觉得正是如此,但是怎样才能扭转过来呢?李大夫说:“你平时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加以锻炼和培养,注意分散精力,不要有任何压力和心理负担。”

    从此,我就特别注意在这方面的训练,一有空闲时间,我便一个人钻进机舱。当时正值三伏天,机舱内的温度很高,在里面待上几分钟,就全身是汗。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按照真实的飞行数据进行操作,一次又一次地练。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将缠身已久的“恶魔”驱赶走了。

    第一次海上跳伞,我不敢睁眼

    大家知道,飞行是一种高风险活动,而我们一般都在大海上空进行飞行训练。为预防遇到诸如飞机机械故障失去操纵、空中停车,开车不成功、油料耗尽,无合适场地迫降等特殊情况时出现损失,每个飞行员都必须学会在海上跳伞。

    据伞训教员介绍,海上跳伞属于高难课目,如果主伞在飞行员跳出机舱3秒钟后没有开伞,就必须打开备用伞。且海上跳伞比陆地上跳伞复杂,空中动作多,水面反光不易准确判断高度,因此我们的心里都有些紧张。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和地面演练,终于迎来海上跳伞的日子。我们一组五个人,我排在第一个跳。

    到了高度,打开舱门,我半只脚踩在机外,俯视着蔚蓝色的大海。准备跳伞的信号响起,预定跳伞高度和跳伞区域到了。我赶紧凝神屏气做好离机动作,心中默念“不紧张、不紧张”,但还是紧闭着双眼。

    随着“嘟”的一声长响,我双脚用力蹬舱门,身体蹿了出去,一股强大的气流吹得我身体像树叶一样摇摆,令我呼吸困难,我紧缩着身体,紧抱备份伞,右手抓住备份伞拉环,心中默默数着1,2,3,身体的下落使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几乎喘不上气来。短短四五秒钟觉得是那样漫长。伞突然开了,那一瞬间我感觉身体不是在下落,好像是被提起一样。此时,我才敢睁开眼睛抬头检查伞况,心里一下子有了着落。

    天空是那样的寂静,静得有点让人害怕,我呼喊身边的战友,听不到一点回声,只是互相挥着手。随着离海面越来越近,都能看清指挥船上的人了,但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突然想起入水动作还没做呢,我赶紧把背带扣松开,向后挪了挪屁股,抓紧操纵带,还没来得及操纵伞,更没来得及拽出救生船,就“扑通”一声钻进了水里,接着就被人从海里给捞了起来。

    上船后,大家兴奋地在一起讲着刚才的经历,都忘了海水的冰冷。我忽然发现有战友光着脚,脸色很难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的离机动作不好,伞开的时候挂住了脚,他就头朝下快速地下落,他拼命地蹬腿,最后鞋掉了才从伞绳里逃脱,听到这惊心动魄的故事真让人胆战心惊。不过还好,最后大家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跳伞任务。

    我把飞机缓缓滑下大海,又飞上了蓝天

    到了飞行《大纲》要求放单飞的日子了,由于操纵上的特殊性,我们单飞时右座仍是副团长陪飞,但这对于我的意义也很大。单飞是每个飞行员飞行生涯的里程碑,它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只有经过了单飞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上飞机飞行员。

    2003年6月9日,我永远难忘的一天,是我放单飞的日子。

    单飞的前一天晚饭后,我来到停机坪,看着明天就要驾驶的战鹰,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回到宿舍,我一遍遍检查着飞行装备,把靴子擦得锃亮,把所有的飞行程序和动作又演练了几遍才睡觉。

    第二天早上7时,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快速划过天空,单飞开始了。此时我的心变得激动和兴奋起来,所做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旁边的副团长提醒我:“别紧张,放松一点。”我紧张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把飞机缓缓滑下水,指导员命令:“3号收起落架。”机械师把起落架收起,检查收起信号灯亮。我报告:“16,起落架收好。”指挥员命令:“关闭前轮转弯开关。”我踩油门滑向起飞地带。

    在指挥员发出“可以起飞”的命令后,机械师把油门推到起飞位置,领航员报出了速度。我向前推杆,机头被缓缓放到了规定位置。我稍稍向后加力,飞机慢慢离开了水面,顺利飞向蓝天。

    我成功了!我已经是一名水上飞机飞行员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