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
星期

一平方米的战场

特约记者 钟魁润 通讯员 邵玮 本报记者 赵飞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17    [打印] [关闭]
    在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工程师们的眼中,大海从来不像常人眼中看到的那样波涛汹涌、一望无际和神秘莫测。

    这里有一艘沉船,那里是一枚未爆的深水炸弹;这儿有一大片礁石,那儿走的是海底电缆……工程师们天天月月年年描绘着不同比例尺的海图,他们熟悉大海如同了解自己生活了多年的营区。

    海图被称作舰船的眼睛,离开它,舰艇寸步难行。人民海军执行的每一次任务背后,都有海图人在默默地绘制着海图。常规海图的规格多为1平方米大小,因此,高工王捷说:“身为军人,我们的战场只有1平方米。”

    制作海图没有“良好”这个标准

    一张标准的海图上,需要标注的要素足有几万个,这包括水深、潮汐、沉船、礁石、管道、养殖场、灯塔、灯桩、浮标等。其中很多要素经常会发生变化。

    高级工程师李进杰解释说:“比如港口施工会导致港口大量要素改变;沉船年久被腐蚀或者打捞,数据也就变了;测量方法的改进更会产生大量数据变化,比如水深以前用水砣测,现在改为多波束测量方法,数字就会变得更精准。”

    变化的数据主要来自测绘部门和各地海事局的报告,海上航行的船舶也有责任将搜集到的信息及时上报。出版社将这些信息汇总,除了每周向用户发送航海通告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变化体现在新修改的海图上。

    通常,这些更新的信息会被做成编辑计划书,交由作业员进行修改,这叫编绘作业。出版社质量控制处处长贾建军大校说:“编绘作业像绣花,但比绣花严格得多。新闻出版总署规定见报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即为优秀,但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在我们这里,没有‘良好’这个标准。”

    在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每一幅海图在印刷前都要经过至少7遍核查,以确保每一个数据准确无误。贾处长说,我们发行的海图,在世界上享有很好的信誉,多年来,我们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

    如果航道选偏了,数字海图会自动报警

    在出版社的社史馆里,玻璃展柜中陈列着早年手工作图的直线笔、曲线笔、小笔尖等工具。使用这些工具手绘的地图也展示在旁边,清秀工整得如同打印一般。“那是基本功,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质量控制处高级工程师杨向明笑着说。

    而现如今,这些工具已经成为“古董”。1990年代末期,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开始推出数字海图,那时,计算机制图技术刚刚开始应用于海图编制。

    “数字海图并不是简单的地图电脑化,它是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贾建军说。

    先进的数字海图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航道,还可以自动纠错。比如,一艘10万吨级的船舶吃水线为12米,如果人为选择的航道偏至水深少于12米的海域,海图会自动发出警报。另外,数字海图还可以灵活机动设置白天模式、夜晚模式,它是巡航导弹的预装数据之一。

    2002年,“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就是装配着出版社提供的全球数字海图,横渡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通过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14个海峡,完成了人民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

    “目前,我们的制图能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贾建军说。

    2008年,英国海道测量局局长蒙克里夫少将来出版社访问。韩范畴总工程师透露,参观过程中,蒙克里夫注意到中国海图上的一个圆形标识,他很好奇。我方的陪同人员解释说,这是回转潮流标识,在英国海图上,它以表格来标示,我们采用圆周和箭头来表示。蒙克里夫当即点头称赞说:“你们这个方法好,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军舰未动,海图先行

    俗语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常常是军舰未动,海图先行。

    大小军舰、潜艇每次出海,必先拿到海图,否则舰船不会离港。因此,对于出版社的工程师们来说,加班是常有的事儿。任务紧急时,他们就白天晚上连轴转,人歇图不歇。

    军事任务保密程度往往很高,作业员对大多数任务的内容并不清楚,只晓得在哪片海域有任务,直到后来新闻报道了,他们也才知道是什么事。遇到密级高的任务,制图的电脑还要物理隔离,无关人员不许随便观看,图做完后还要对电脑进行保密处理。

    “近年来,每次重大任务我们都完成得非常出色。”贾建军处长说。

    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澳门回归前夕,为做好海军进驻香港、澳门的准备工作,出版社接到编制某专用图集的任务。在近一年里,他们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图集、图册的编制,填补了我国港澳海区军事地理研究的空白,为军委、总部首长拟定港澳驻军预案、实施驻军部署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2005年“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前夕,他们又领受了编制“中俄联合演习专用图”紧急保障任务。此次任务要求时间紧,每幅海图都有大量新测资料,还要加注众多俄文注记,难度前所未有。

    他们24小时连续奋战,大部分作业人员每天休息不足4个小时,终于按时为演习提供了准确无误的海图。

    2008年年末,出版社又一次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编制了多幅指挥用数字海图和多个港口资料,成功保障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编队出发后,制图官兵们格外关注亚丁湾护航的新闻,当看到我国被护的商船打出“祖国万岁”的标语时,大家心中也激动万分,他们高兴地说:“那中间,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