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热盼中国名校工科生
这个名为“体验新加坡——工程与技术2009”的活动由新加坡负责吸引人才的政府机构“联系新加坡”发起组织,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19名来自韩国和匈牙利的学生。39名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来自名校,即将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而且都是工科生。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新加坡政府目前最想引进的人才。
新加坡紧缺人才大多是工程师
专门组织学工程技术的外国学生来体验新加坡,而且是包吃,包住,包玩,举办这个活动本身就足以说明新加坡目前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渴求。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关键技能列表详细列举了该国未来几年紧缺人才所应具备的技能,其中大多是“工程师”,涉及行业有生物制药、化工、电子、工程与环保服务、信息通讯与数字媒体等。
新加坡为何要如此急切地引进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联系新加坡”负责全球运营的副司长陈俊源解释说,这是因为电子、化工、信息通讯等都是新加坡的支柱行业,而生物制药、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数码媒体又是新加坡政府面向未来要着力发展的新兴行业。
此外,只有400万人口的新加坡本土优秀理工科人才非常匮乏。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新加坡已经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的李晓明告诉记者,虽然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但和所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一样,新加坡最聪明的学生大多不愿意读工科,而是选择医科、法律、金融等“多金”行业,其次是商科。学工科的常常是二流、三流的学生。
中国是工科教育的大国,中国学生又以聪明、刻苦、基础扎实而著称,因此,新加坡非常青睐中国工科学生。在这次“体验新加坡——工程与技术2009”活动中,中国学生就占了一半。
李晓明说,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能吸引来清华、上海交大等中国顶尖大学的工科学生,但近几年,新加坡引进的中国工科人才中,名校毕业生的比例在降低,普通大学的比例在升高。
这一点得到了新加坡AYP人才资源私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慧莲女士的证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叶慧莲每年都要到中国招聘人才。她向记者解释道,十几年前,新加坡和中国的薪酬差距非常大,而现在,这种差距越来越小。尤其对中国名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机会很多,而且在国内一些企业工作的收入并不比在新加坡低。
尽管“联系新加坡”的官员向记者表示,新加坡也非常欢迎来自中国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所有大学生都可以申请到新加坡工作,但从此次活动的参访人员构成中可以看出,新加坡方面更渴望能吸引到来自中国传统工科名校的优秀毕业生。
参加此次活动的20名中国硕士生或博士生,英语娴熟,几乎都有过在国外交换培养的经历,有些还去美国、法国实习过。其中一些学生告诉记者,金融危机确实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可能和自己的期望有距离。
买房压力小也是吸引人才的要素
新加坡方面可能也知道单靠薪酬已经无法吸引来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因此越来越重视对新加坡“软环境”的宣传和推广。据介绍,这已经是“联系新加坡”第三次组织中国学生到新加坡亲身体验了。
在这次的体验活动中,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主办方不遗余力地向三国学生展示介绍新加坡的优势和特色。除了参观访问一些知名企业、展现新加坡的国际化程度外,多元文化、较低的生活成本等都成为展示的内容。
活动的第一天,学生们就参观了新加坡政府为低收入者建造的第一代以及第二、第三代政府组屋(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记者注),并得知,只要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就可以购买价格远远低于商品住宅但设施一样齐全的政府组屋。而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对于高学历人士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
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张明在上海工作4年后于去年来到新加坡发展,他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在新加坡买房压力确实不大。张明来新加坡半年后就拿到了永久居留权,现在已经买了一套二手的政府组屋,他说,比起上海,在新加坡供房的压力要小很多。
大力宣传和展示虽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很打动人心。几位中国学生都向记者表示,有机会会考虑来新加坡发展。就在参观完一家电子企业后的第二天,一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就接受了这家企业的面试,他说,如果没意外的话,可能会签约,明年毕业后就会来这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