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康藏公路建成通车
这两条公路的通车,密切了西藏地方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对于全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于促进西藏人民以及青、康、藏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大作用。
康藏公路起自四川雅安,终于拉萨,全长2255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修筑工程要翻过十几座高山,越过几十条大小河流,还要通过流沙、冰川、松石、悬崖峭壁、地震和塌方等地区,工程异常困难。筑路部队的指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藏族民工们,从1950年起,在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接近雪线的高山顶上住下来施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毫无立足之点的悬崖峭壁中间劈山筑路,在急流上面架设桥梁,在流沙、冰川、松石滚滚下流的威胁下依靠警戒哨的监视紧张地进行抢修。靠后方人力、畜力运输食物到施工地段,保证筑路人员不饿肚子,保障器材和工具供应,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藏族人民把康藏公路誉为“金桥”。当一辆接一辆的汽车,用最快的速度把生产建设物资、人民生活必需品,运到边远的农牧区的时候,他们无不欢欣鼓舞,这使他们回想起新中国成立前,交通闭塞,一斤盐巴一只羊,一斤茶叶半头牛,盐茶贵如金,布衣未上过身的往事。这条公路的确是藏族地区走向繁荣的“金桥”。
青藏公路起自西宁,终于拉萨、北达敦煌,纵贯“世界屋脊”,全长2100公里,于1954年5月11日动工修筑,12月25日通车拉萨,历时7个月14天,全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筑路工程开始时,有干部19名,工人140名,后工人增为1200名,过唐古拉山后又增加工兵二团。施工口号是:“排除障碍,重点加工,保证通车”。施工做法是:前边有一个组,拿着指南针,拉着骆驼,根据方向、地形设下标记;后面则组织六个工程队,沿着标记跟踪前进。修通青藏公路,没有使用专业化的勘察测量队伍,没有组织工程局这样的专门施工机构,也没有按照先测设、后施工、然后通车的一般程序,而是先粗通、后测设、然后施工改建提高路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