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也需要风险评估
收入低的盼着找个高薪岗位,苦点儿累点儿都没问题;公司离家远的总惦记着能换到附近上班,免得大把光阴白白浪费在路上;工作压力大的强烈期待下一个职业能清闲些,就此告别天天加班的日子。你看,就连李开复这样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的人也不知足,渴望着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义无反顾地创业去了。
不满足,这似乎成了人之常情。
电影《成为朱莉娅》讲的就是一个不满足的故事。伦敦舞台剧一姐朱莉娅正处在事业的高峰,丈夫迈克尔兼任她的经纪人和舞台指导,在当时,“他们的组合相当摩登”。但朱莉娅却对眼前的生活感到疲惫和厌烦,时常有种莫名的失落,她渴望寻找新的刺激,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刺激果然来了,一个年轻的美国男孩闯进了她的世界。于是,朱莉娅的生活开始变得富有激情,站在舞台上的她更是神采奕奕,眼睛里闪耀着挡不住的光芒。
可不是嘛,变化总是令人着迷。再美好的东西,也经不住时间的打磨,久了,难免心生厌倦。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故事一。女友曾经是个金融白领,高薪、光鲜,令无数人羡慕。套用句俗话,如果一直做下去,凭着她的才华和努力,前途不可限量。可偏偏她觉得厌烦了。工作3年之后她突然辞职,自费到国外学习时装设计——天天跟时尚打交道,课外作业不是去巴黎就是去米兰逛街,每天拿着香奈儿或者LV把玩——这样的生活,大概是每一个女孩子都向往的吧。
一年之后她回来,出人意料地反水了,把所有求职简历投向金融行业。她说,时尚圈太浮华太虚荣太以貌取人,这让她无比怀念金融领域的宏观视野和严谨作风。她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想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故事二。
有一次在旅途中遇到一个人,金领中的金领。股市热火朝天的那两年,他执掌着一支业绩不错的基金,所向披靡。同样的,就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突然辞职了。因为他觉得,凭着自己的能力,以及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人脉,完全用不着再给别人打工,自己当老板岂不是更爽?谁知道创业路上困难重重,意料之外的麻烦层出不穷,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个专业人士而非管理型人才。
那天我们在小酒馆里聊天,他由衷地感叹:我发现自己就像一列火车,天南海北去过很多地方。一路上,我一直觉得脚下的两条铁轨是对自己的束缚,总想着要摆脱它们。直到有一天,我真的摆脱了,却发现,离开它们,原来自己哪儿也去不了。于是,他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中,觉得格外踏实。
电影里的朱莉娅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当她从“不一样的生活”中苏醒过来之后忽然发现,她的情人真正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她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艾维斯,一个一心想取代她位置的女孩。于是朱莉娅开始全面的反攻,在对艾维斯的报复中回归舞台、回归家庭,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才真正地“成为朱莉娅”。
没错,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人当然应该有进取之心,不满足才会有动力,才会带给我们新的可能性。只不过,每一次当你跃跃欲试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下来,对别样生活进行个风险评估:这个“不满足”的背后,到底是不甘人后的虚荣,还是对平淡生活的反抗,或者真的是找到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
其实,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撞大运抓上一把好牌,也不是没完没了地洗牌重来,而是怎么样能把手头的烂牌打出花儿来。更何况,有时候回过头看一看,手中的这副牌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