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代表的声音最能代表民意
编者按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继续在全国高校发起“校媒记者看两会”活动,共有216名大学生记者参加,63家校园媒体全程联动。校媒记者就大学生关心的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医保制度、收入分配、代表委员履职等两会热点话题进行采访。累计采访两会代表委员47位,采写稿件783篇。他们在报道的同时,也带动了身边的大学生参政议政,影响了更多的青年人理性关注两会热点问题。他们怎样看两会?有什么独特的视角?本刊选登几篇,以飨读者。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提请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
在如今明星代表频频出现在荧屏上的年代,基层代表只是腼腆地躲在墙角,他们是草根出身,不如其他代表那么有文化、有水平,甚至有媒体给了这类人群一个别称“苏珊大妈”,但是他们所发出的声音恰恰是最能代表民声的,他们说的实情恰恰反映出了民众最真实的生活状况。
人大代表毛金芳,她揣着一册“代表账本”——学生们所缺的服装费,村里的文化设备清单,都记录在案。这位29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彝族村庄的妇女主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们村缺的东西,我想跟领导反映一下。”
基层代表的建议多是亲自走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淮南市凤台县李冲回族乡农民鲁中祝很自信地告诉媒体,他提交大会的建议,有的是从下乡创业的大学生那里获取的,有的是从农户家里获取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社水村党支部书记杨盛川在来北京的前两天,还亲自前往各村的田间了解情况,因为今年两水乡旱情严重,村里的水利设施没有维修好,使得春耕的工作开展出现问题。因此,他今年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帮助村民解决农田灌溉和饮水困难。
广东省信宜中学特级教师吴菊代表,对于基层代表参政议政这样谈道:“基层最容易发现问题,具体的方针、政策需要基层去落实,基层代表在很多时候是反映一种情况、一种现象,基层代表在民众与政府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近来,许多非基层代表向基层代表了解具体情况,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建议合理、符合实际情况。某位代表两会前就“流浪少年”问题向吴菊代表了解当地是否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吴菊代表对此提出了当地“越南新娘”的问题以供参考。可见,基层代表话语权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基层群众民意的表达,也利于基层与非基层间的对话,更利于更多政府内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