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5月2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调查

59%见习基地负责人表示会优先录用见习青年

本报记者 马北北 黄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5-20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截至去年12月,上岗见习青年总量27.09万人,被所在见习基地录用6.44万人,录用率达23.8%     

   

    2009年3月28日,在国际关系学院,团北京市委举办“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进校园——见习岗位与大学生面对面”活动。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等20多家见习基地走进校园,现场接受大学生咨询报名。

    远舟摄(资料图片)

    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截至2009年12月,全国共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3321个,提供见习岗位58.09万个。

    一年来见习基地的运行状况如何?近日,《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发布。此项调查由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其中团干部问卷500份,见习基地负责人问卷937份,见习青年问卷2563份。

    见习制度为企业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新路径

    截至2009年12月,上岗见习青年总量为27.09万人,被所在见习基地录用6.44万人,录用率达到23.8%。

    “作为一个初期成果,已经相当不错了。”本次调查的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献忠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多来共青团对见习基地的推动力度非常大,从团中央到团省委各级团组织都相当重视。

    调查显示,84.4%的见习基地负责人认为,当地团组织与见习基地的协调“非常好”或“比较好”。不少基地负责人表示,“只有团组织来做这件事,才是没有任何功利私心的”。73.6%的见习青年认为,共青团在见习基地建设与运转中发挥的作用“很大”或“较大”。

    胡献忠指出,见习基地要打造成为一个品牌项目,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其中,最首要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因为没有企业,岗位就没有依托。”

    此项调查中,56.4%的团干部认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承建见习基地的积极性“很高”或“较高”。但也有38.2%的团干部认为,当地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见习基地的建设没有完全纳入企业追求效益的市场运营体系。本次调查中,只有38.2%的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而建基地,更多企业(52.9%)是为了配合共青团的工作(占24.1%)或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占28.8%)。

    其次,政府补贴政策分配不均衡,享受到政府补贴的企业只有20.4%,补贴政策也因企业、见习青年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此外,见习青年群体并不完全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一些企业更希望录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

    胡献忠指出,要让企业有积极性,就一定要解决人才对口问题。“基地现在提供的岗位,正逐渐向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发展,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另外,还要对基地进行进一步规范,打着基地旗号、徒有虚名的企业要清理出去。”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做见习基地也非常重要。”胡献忠建议,尽量把一些有实力、规模的知名企业,比如“世界五百强”等纳入基地序列中。因为很多青年更愿意到大企业实习,即使不能留下来,在大企业学到的经验和技术,对以后的就业、创业也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而对于大企业来说,他们的驱动力更多是“社会责任”,不是单纯的效益。他们更乐于承建见习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见习制度为企业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新路径,用人单位可以在见习过程中对见习青年进行考察,规避用人风险,为企业培养后备力量。

    调查显示,关于见习青年的录用,59.0%的基地负责人表示会“优先考虑,择优录用”,23.1%的负责人会“详细考察,严格录用”,14.9%的负责人表示“会与其他应聘人员一视同仁”。

    青年参与见习能否真正提升就业能力

    此次调查中,参与见习的青年以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其中,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占42.0%,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占38.0%,下岗失业青年占6.6%,青年农民工占5.4%。

    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规范的管理,是影响见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37.6%的见习基地制定了有关见习青年的工作、培养、见习补助以及录用制度,35.6%的见习青年认为见习基地的管理机制“比较完善”。91.3%的见习青年表示“所在见习基地负责人重视见习工作”。

    同时,多数见习基地都与见习青年签订了见习协议,有的还为见习青年办理了综合商业保险,但见习基地对潜在见习青年的吸引力有待提高。调查中,39.4%的团干部认为,当地青年对参与见习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很多青年对见习基地这一新生事物的作用认识不足,而且许多毕业生不把见习当回事,还是直奔“求职”主题。

    青年参与见习能否真正提升就业能力?82.8%的见习青年表示,见习基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青年在见习过程中的具体受益主要有:实际操作能力、人际交往方面、专业知识方面及就业信息来源和就业机会。

    有研究基于2002年美国大学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统计数据指出,参加实习的青年比没有参加实习的青年找到工作的机会大48.8%。另一研究数据发现,没有参加过就业见习的美国青年平均找工作的时间,是参加过就业见习青年的2.2倍,而前者的薪金水平只有后者的85.5%。

    本次调查中,多数见习基地负责人对见习青年的表现也比较满意。77.1%的见习基地负责人认为,见习青年在工作中的表现“非常好”或“比较好”。

    胡献忠指出,青年到企业见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在集体中协调关系。这也是当下青年最缺乏的能力和素质。

    “对于大学生普遍担心的见习与求职时间冲突的问题,我们也正向团中央建议,把实习时间往前提,探索鼓励在校低年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其他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见习。”胡献忠表示,这会使学生的见习与专业学习相互促进,也有利于形成与企业当年招聘环节挂钩的机制。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