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7月29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共青视点·法治社会

他们为何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

——广西河池团组织探索建立救灾应急机制
本报记者 谢洋 通讯员 施展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7-29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前不久,广西河池市遭遇强降雨袭击,凤山、巴马、东兰、大化四个县37个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9.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37人,农作物受灾3437公顷……在各个部门联手对抗灾情的同时,当地众多不同行业的青年志愿者也纷纷加入进来。灾情发生后的短短几天,凤山、巴马、东兰、大化4个县的1733名青年志愿者自发组建82支青年应急突击队,分赴37个乡镇投入抗洪救灾。他们第一时间转移群众、抢救财产、疏通道路、安置救助受灾群众,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小红帽”。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09年秋至2010年夏的抗旱、2009年的罗城卡马水库抢险等重大抢险救灾斗争中。在这些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总有一群“小红帽”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急人所急,雪中送炭。

    “队伍+机制”:探索建立共青团组织参与救灾应急机制

    不用等待组织号召,无需召开动员会议,灾情就是行动的命令。河池青年志愿者之所以能够第一时间迅速反应,自发组织起来快速投入战斗,得益于《河池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转。

    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喀斯特地形区,受地理环境制约,洪涝、干旱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仅2009年就有4次全市范围的较大洪灾,11个县(市、区)127个乡镇103.1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98亿元。如何在灾害发生的当时、当地、当场,在外界救援力量到来之前,发挥当地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救灾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损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2008年以来,团河池市委认真总结青年志愿者工作经验,结合本地自然灾害和安全隐患多的特点,借鉴《河池市基层党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自救机制》的成功做法,开始探索建立一套适合共青团组织参与突发灾害救援的救灾应急机制。

    “救灾应急机制的核心是‘队伍+机制’的运行模式。”团河池市委书记黄炳峰介绍说,“队伍+机制”首先是建队伍。根据所承担任务的不同,河池市着力打造了现场服务队和专业驰援队两支志愿者队伍。现场服务队由灾害发生地及周边的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组成,主要任务是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展现场应急自救和互救;专业驰援队则是由各地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强烈奉献精神和热情的青年志愿者组成,他们大多是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青年精英,通过网络、协会、共同爱好等联系在一起,主要任务是在灾害发生后迅速自发组织,奔赴灾区开展较为专业的救助。

    历时两年多的运行,两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市应急青年志愿者队伍已达到1.83万余人,其中专业驰援志愿者1900多人,包括消防、卫生防疫、电力抢修、交通管理、通信保障、无偿献血、心理疏导等十几种专业服务队。专业服务队的每一名志愿者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通过相关应急处置培训后,才能获得志愿者服务证,正式成为专业驰援队中的一员。

    有了专业的人员队伍,更关键的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作为运行保障。2008年,河池市制定了《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管理制度》,对青年志愿者开展应急志愿服务的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工作分工及职责等作了规范,明确了灾害发生后,受灾地所在县级志愿者协会自动成为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临时指挥部,广大应急志愿者不须经过任何组织,可以直接开赴灾区一线,听从指挥部的调配,深入灾区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同时,这一管理制度还明确基层团组织负责人是应急管理责任制第一责任人,要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切实负起责任。并把基层团组织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作为基层团组织考评的内容。

    年轻人不再做小打小闹的“善后服务队”

    2010年春耕时节,春雨贵如油,但旱魔仍在河池的土地上肆虐迟迟不肯离去。保春耕就是保民生。4月2日,凤山县应急志愿者通过网络QQ群,自发组织成50多人的抗旱保春苗青年应急突击队。他们当中,有县农业局、县水利局的青年干部,也有乡镇农机站的青年干部。青年志愿者们携带4台铁牛耕田机和2台抽水机前往旱情严重的凤城镇巴烈村帮助群众春耕,解群众燃眉之急。“团组织平时对我们就进行了应急机制的宣传培训,所以我们在群众遇到困难的紧要关头知道该怎么做。”一名抗旱保春苗青年突击队队员说。

    2009年7月1日,强降雨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卡马水库出现坝堤垮塌险情,下游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当天,怀群镇的青年志愿者现场服务队的160多人迅速行动,自发投入到转移群众、抢救财产、灾情勘察上报、交通维护、治安巡防等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7月2日,通过当地主流网络媒体河池网、河池365网自发组织起121人的应急专业驰援队。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企业职工,还有的是饭店里的厨师,在共青团旗帜的引领下,开赴卡马水库抢险救灾现场,协助开展医疗救助、心理疏导、转移群众、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

    “在应急机制建立以前,河池青年志愿者们开展服务活动一般需要等待各级团组织或者志愿者协会的组织号召,经过开会动员、制定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内容之后才开始志愿服务活动。”团河池市委副书记杨哲说,而现在,团员青年投入救灾服务的效率明显有了提高。

    据统计,2008年河池市团组织探索建立救灾应急机制以来,河池市应急志愿者共参与大小救灾应急工作2390多次,参与志愿者4万多人次,帮助群众28万多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760多万元。正如一位多次参与应急救灾的志愿者所说:“应急机制让我们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再只是出现在灾情处置快结束时,干一些帮群众打扫卫生、组织大家捐款捐物的‘善后服务队’工作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