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8月1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冰点人物
传奇

从南极开始的环保旅程

实习生 金露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8-18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去南极考察前,朱一宁答应朋友,会帮他们带几根企鹅毛当礼物。但回来后,许多期待这份特殊礼物的朋友,却大失所望。

    带回来的只有上千张照片:浩瀚的冰雪世界里,可爱的阿德利企鹅悠闲地在海滩上散步;旁边有一群海豹,懒洋洋地在海里游着;还有晶莹的浮冰,因为没有杂质而呈现出纯净的蓝色。

    但那幅最让他震撼的画面,虽然没来得及用快门留下,却烙在他的脑海里。

    “轰隆隆——”一阵巨响,像一架疾速驶来的飞机划破了平静的穹窿。在南极的一个小海域,刚刚还巍然而立的一座冰架轰然倒下,巨大的冰雪块崩裂开来,抛进海里,浪潮裹挟着浮冰远远地涌来。.

    坐在冲锋舟上,朱一宁惊得失声大叫。伴随着领队赶紧远离的警告,他分明觉得心头巨颤——全球变暖的后果,正在逐渐地侵袭南极。

    2009年11月,这名上海交通大学的大三学生,从全球6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2041南极极地环保领袖计划”,跟随世界上第一位徒步穿越南北极的探险家罗伯特·斯旺先生,到南极进行15天的考察。他是40人团队中惟一的中国人。

    他背起行囊,从上海起飞,途经芝加哥、迈阿密、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后到达阿根廷的乌苏怀亚。又乘船2天,渡过风浪颠簸的德雷克海峡,才到达南极。

    最初,朱一宁只觉得这是一场刺激的冒险,可以到南极开开眼,看看“茫茫雪原组成的纯净世界,肆虐的狂风仿佛妖怪,把世界吞噬、撕裂”。最常见的动作是,他手拿照相机,“咔咔咔”地拍个不停。

    可从亲眼看到冰架倒塌的那一刻起,新奇景观带来的兴奋渐渐变淡了。朱一宁开始关注起另一些扎眼的场景。

    一群人尚在惊叹刚刚看过的冰山,考察船转个弯,闯入视野的竟是一个遍布废墟的科考站遗址:前人留下的垃圾和废弃的船体,裸露在冰雪里;被废弃的褐色小木屋和白色的冰原,带来了强烈对比的视觉冲击。

    于是,他开始郑重其事地对待那些原本看起来不太起眼的细节。比如,每天下船时,朱一宁都要蘸着肥皂,把鞋子刷干净,以防把船上的脏东西带到雪地上。

    面对纯净的蓝天、洁白的冰山、可爱的企鹅,他虽然仍想过去抱抱,却克制自己,止步在距离企鹅5米之外的地方——那个时节,正是企鹅繁殖交配的季节,企鹅爸爸正安静地趴着孵蛋。朱一宁只能站在企鹅看不见的角落里,远远地冲着它们招手。

    南极的旅程结束了,但对这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来说,一段宣传环保的新旅程才刚刚开始。

    他开始把“社会责任”四个字挂在嘴上。这个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年轻人总是告诉自己身边的人:“环保、低碳其实很简单,就是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少些欲望而已。”

    他迫切地想把这些经历想法,与同龄人分享。

    他踏上“布道”旅途,辗转中国多个城市,走上多所高校讲台,跟同龄人分享南极之行,及自己对环保的感悟。

    对演讲,他早就驾轻就熟。学校食堂的一顿早餐,却让他心里压了个秤砣。

    “菜包、饭团、鸡蛋、豆奶,我点了4样东西,阿姨却总共用了9个塑料袋来装——每样东西用2个塑料袋装,最后再一起装到一个大袋子里面……全球每年生产15亿吨塑料袋,其中75%%无法回收利用。而我国每年因生产塑料袋,消耗800万吨石油。”提起笔,他给校长张杰先生写了这样一封信。

    “变成环保达人了。”朋友笑着说。从去年到现在,朱一宁硬拉着朋友挤公交、搭地铁,再也不搭乘出租车。

    说这话的时候,朋友手里正拿着一张当时朱一宁从南极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的背面有他写的一行字:地球最大的威胁,就是你总相信别人会去拯救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