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9月2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建筑学者:别让应县木塔变成“冰棍”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9-22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本报天津9月21日电(记者张国)山西省应县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据媒体报道,木塔年久失修,近20年来修护方案一直“难产”。对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今天表示,要谨防建筑遗产的“冰棍现象”:由于不敢触碰,就像冰棍融化一样慢慢消失。

    今天,在第二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张威指出,在现有条件下,维修应县木塔容易出现纰漏,谁也不敢担责,因此修缮方案一直悬而未决。这种“不敢动”的思维使得木塔处于危险之中,政府部门应该尽快采取措施。

    张威说,由于不合理的修缮、过度的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权威专家和民间人士对建筑遗产的利用存在强烈抵触情绪。我国故宫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游客而安装电梯,很多人对此难以接受。与此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故宫内的“四星级公厕”对建筑本体的损害要比电梯大得多。法国卢浮宫安装了许多电梯,因为设计巧妙、隐蔽,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他说,“不许动”、“不愿动”、“不敢动”都是建筑遗产“冰棍现象”的表现形式。一些人士认为,建筑遗产必须“原汁原味”,甚至强调“只许看不许动”,把建筑当成花瓶,加以冷冻式的保护,这致使建筑遗产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不论国际宪章还是国内法律,“合理利用”都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可控范围内,要允许大量的合理利用建筑遗产的实践,而不要在空谈中看着它们“化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