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调查

广州市民通宵排队等市长接访尴尬了谁

点评人 汪东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0-21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本月18日,广州市领导举办公开接访活动,四套班子21个直属部门负责人全部接受群众信访。尽管在全国地方行政改进措施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市长接访不算多大的稀罕事,但它还是激活了当地积蓄已久的信访需求。不少广州市民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打地铺,通宵排队向领导反映问题。在大接访现场,广州市长万庆良当场做了不少批示,移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跟进处理。

    市长大接访在广州引起的舆情热潮,已经扩散到互联网。有网友上帖积极肯定:市长亲自出面,从办公室走到老百姓身边,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实地解决老百姓面临的难题,让官员回归“公仆”角色,拆除了老百姓和官员互动的藩篱,不再是“衙门难进、官脸难看”。

    也有网友表示,从市民通宵排队向领导反映问题的现象里,我们看到了日常信访渠道的不畅,看到了有些职能部门平时的拖沓、推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欠了不少“债”。

    一名广东佛山禅城网友,在网易上跟帖发问:市长即使一刻不停,耐心仔细,效率再高,一天又能接待多少人?解决多少问题?“市长该问问陪同的各部门领导,为什么他们平时不能把工作做好,是不愿做、没空做,还是做不了?”

    新浪网网友“千里目”认为,“只有市长出面才能解决问题的恶果是,民众更加渴望‘青天老爷’,更加感到官大的说话才算数,越级信访也会更普遍。但越是这样,问题就越难化解,形成恶性循环。”

    有网友建议,领导大接访是好事,但建立起日常的畅通的社情民意通道,更管用,也更重要。“见市长不如建制度”。

    其实,各地目前也普遍开通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以此建立与普通民众的直接联系。然而,在今年年初人民网联合推出的“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你们那儿通了吗”网络调查中,有96.8%%的网友认为,政府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遭遇推诿塞责,沟通渠道形同虚设,是网友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种现象值得各地政府反思。

    一名人民网网友说,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实行绩效考核“前有承诺,后有问责”的办法,不妨推行到每一件老百姓的难题处理中。市长接访不是坏事,虽然不能每天都有,至少也可以一月一次、两月一次,遇到久拖不办的事可以倒查,对初次受理的人员问责。只要形成机制,市长接访的“盛况”才会一去不返。

    搜狐网网友“yuhui”说,怕只怕这只是为迎接亚运会才搞的一个“见面会”,把社会积存的对“信访不作为”的民怨借此释放出来,让一些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等亚运会开完,新问题出来,则又回到了信访“死胡同”,一天天积累社会矛盾。

    说到底,广州市民通宵排队等市长接访,对此应该感到尴尬的是平时负责有关工作的人,特别是信访部门。“信访不作为”最终得靠市长亲自接访来“消债”,提醒有关官员们应该多在平时扪心自问:我是否欠下了“信访债”?我打算啥时还、怎么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