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周刊

为真诚而歌

人民日报记者 冯春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12-17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我是带着一个疑问采访江汉刚的。既然联合国有规定,患重病的维和人员必须回国治疗,为什么江汉刚当时偏偏不去看病、甚至害怕提前回国治疗呢?

    一见面我就把问题抛给了他。他说:我是真心想为利比里亚人民多做点事,而那期间,我并不觉得自己病得那么重。再说,身穿这身军装、代表国家形象、担当维和重任的时候,如果自己有点病就离职回国,那算什么?那不是临阵脱逃吗?我做不到!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的问题渐渐有了答案。

    我的采访,在筑路、建桥、修机场和民生工程的上百个感人事例中得到一个例外。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和60周年纪念日。联利团第四战区举行“维和杯”篮球赛。中国工兵篮球队一路闯入决赛。比赛那天,对方是5个长胳膊长腿的当地人,其中有个1米95的中锋,一上来就是几个大扣篮,把比赛搞成了他们的扣篮表演。比分一下子拉大到10多分。江汉刚急了,赶紧叫暂停,他对战友们说:“球场就是战场,友谊来自尊重,我们必须打出中国军人的气势和精神,拼了吧!”中国工兵返场再战,5个队员一举扭转被动局面,“打疯了”,最终以多出11分的成绩,夺取冠军!

    篮球赛勇夺第一,也回答了我的另一个疑问,江汉刚屡屡挑战极限,频频增加任务量,是不是拿官兵生命冒险。而他善于激发每一名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力,结果人心齐,泰山移。放眼8个月,在超负荷的急难险重任务中,中国工兵众志成城,始终保持着“打疯了”的巅峰状态。

    在我掌握了江汉刚的许多事迹后,北京军区和他所在的集团军有关人员告诉我,作为国际维和战场上的指挥员,更主要的是抉择,更困难的也是抉择。

    关于抉择,现在我想转达他战友们的一句话:那夜江汉刚真可怜。那件事情,媒体已经广为宣传。江汉刚以重症之躯,带领38名勇士,仅15天奇迹般架设起冀河大桥,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和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罗伊当面向江汉刚致谢。可因为情况极其特殊,当时许多同志疑虑重重。正式开会前一天的夜晚,江汉刚忐忑不安,反复问别人:“干,还是不干?”后半夜两点,作战组刘组长刚刚躺下,他又来商量。凌晨4点,他还在星空下喃喃自语:“如果不干呢?”

    我了解到,在最后阶段利比里亚总统亲自关注的这项任务,中国工兵面对四个极限的挑战。说挑战极限,似乎很刺激,但那是难以攻克、出现大的意外就满盘皆输的四大难关。退,损害国家荣誉。进不好,同样损害国家荣誉。对此,众人的保守非常明智,那就是宁可退。

    那夜晚,江汉刚非常孤独。拿大主意、担责任的时候,谁也替不了他。

    天亮了,江汉刚拿定了主意。他力排众议,大桥工程坚决上马。江汉刚就是想干,就是想给疲惫之师再淬一次火,就是想为这个最贫困国家最偏远地区的民众再尽一份心。他的抉择一再把自己推向困境,危境,绝境。江汉刚的恳切发言,有一条让全体人员热泪盈眶。那就是,他请求批准,由他带领38名共产党员进行一次绝境突击。

    即将走出江汉刚家的时候,桌上的一本相册吸引了我的目光,里面有许多江汉刚和利比里亚孩子们的合影。面对镜头,孩子们在江汉刚的面前是那么的纯真,脸上的笑容像秋天的湖水一样清澈。人间有大爱,真诚最动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