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公民推动中国
回望这一年,我们感受到的温暖,也许与大国崛起并没有多大关系,更多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精神的成长和公民力量的展现。世博会让我们骄傲,亚运会让我们长脸,可见过了大世面的中国人,已经无须靠这些事件来滋养自尊。这一年,在一些地方,公权仍被滥用,腐败仍未遏制,强拆仍有发生,房价仍在攀升,物价仍在上涨,官员的雷语此起彼伏——正是在这种沉重的背景下,艰难生长的公民理性与责任,有了一种让我们欣慰和感动的力量,让我们在感受彼此呼吸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一种温暖。
回望这一年,公民意识的觉醒时时可以感受到,它不仅仅出现在一篇篇民间文稿中,而且在每个热点事件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剪影:在上海高楼大火后胶州路寄托哀思的如潮鲜花中,在乐师满含泪水在街头拉着安魂曲的哀伤眼神中;在日夜兼程赶向玉树和舟曲的志愿者们疲倦的身影中;在宜黄自焚事件后新兴的微博以围观救助被强拆者的集体行动中;在王鹏被跨省追捕后媒体人与公众合力抨击个别官员滥用公权的默契中。还有灾难中国民的彼此守望相助,世博会上“小白菜”的热情面孔,亚运会期间广州人的笑脸……我们处处都可以找到公民的身影。
公民群体,不只是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和抽象的概念,其实也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每个人身边彼此能感触到的理性公民组成的共同体。从一系列大事件中,我们能勾勒出这些理性公民的大体轮廓。
他们关心政治,有着强烈的权利意识。他们的权利意识,不仅表现在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时会站出来捍卫——更可贵的是,在千里之外、看起来跟自己无关的事件上,在与自己毫不相识的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一样会拍案而起。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人权利,就是每个人的权利。其实,权利与每个人相关,今天你对别人被侵犯置身事外熟视无睹,有一天自己被侵犯时周围也可能是一片可怕的沉默。于是,当宜黄的钟家姐妹在机场受到官员围堵时,微博上的公民们会以围观的方式给她们以力量;当看到同城的公民因遭遇强拆而在绝望中准备自杀时,青岛的网友会驱车赶去劝阻和救援。
他们信奉法律,不迷信权力,不依赖人治,更远离以暴制暴,而是选择将法律当作自己权利的保护神。可贵的是,这种法律理性,使他们不仅在法律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会接受法律的裁判,当法律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他们一样会尊重法律并接受法律的判决。比如起诉小区物业的公民赵普,官司败诉后他接受了判决,但他强调“唤醒了权利意识比什么都重要”。虽然权利受到粗暴侵犯,但他以“要保证你的每一次呐喊都是负责的、有质量的,而不是扯着脖子泄愤”的打官司感言引导业主理性维权。
他们能够深邃地看到体制问题,但不会轻易和懒惰地把所有问题都推向体制,而是能看到个体的问题和人性的丑恶,知道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体制中的,我们每个人微薄的努力,既能推动也能改变体制。他们不会事事都把责任推给别人,意识到许多问题必须从自己做起;他们严以律人,但更严以律己,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现实,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外在的力量。比如公民叶青,呼吁公车改革的他,首先选择了严以律己,在他走马上任统计局副局长的第一天,就取消了自己的公车。
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传统宣传中那种高大全形象;从他们嘴中,你听不到让人热血沸腾的正义口号;从他们的行为中,你也找不到震撼人心的光辉事迹。他们的公民品质都表现在琐碎的、听起来很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中:为了环保,外出吃饭自己带筷子;为了缓堵,悄悄地少开一天车;在同胞遭遇灾难时,不事张扬地捐出一个月的工资;外出旅游时,顺便给山区的孩子带一些书……他们做这些时,你丝毫看不出一点儿做作,这些品质已经融入到他们的道德血液中。你也许在轰轰烈烈的浮华场景中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他们有一颗对穷人和弱者的悲悯之心,但不会认为苦难就意味着正义;他们对公权的滥用和强者的不仁充满愤慨,但不会将这种偏见扩大到一个阶层身上;他们会批评自己国家的政府,但在涉及国家利益问题时,会站到自己国家一边,尤其是在国家遭遇灾难时,会毫不犹豫地融入共同体中;他们对网络民主充满信心,但从来没有失去对网络情绪和假消息的警惕。
他们有弱点,但从不缺乏对自身弱点的批判;他们有立场,但从不将这种立场强加于人;他们有犯错的时候,但当意识到错了的时候会很快纠错;他们有激情,但也知道这种激情有时候可能会遮蔽自己的眼睛。在公共表达中,他们更喜欢选择用理性、平和的方式去表达,因为他们知道,激烈容易导致对抗,激情只在一时,最能够感染和让人动容的,往往不是那些激情澎湃的话语,而是那种冷静和理性之下的隐忍,是平静下的阵阵涟漪,是那种真正能触及人心的坦然。理性能带来更多的共识,宽容能带来更多的和解。
他们身上体现的公民精神,不仅意味着权利,也意味着义务和责任。无论志愿服务还是围观援助,都是公民出自内心的、自发的责任驱动,这种内心驱动的普及发育和显著成长是这一年最为可喜的进步。
这样的公民理性和公民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虽然还未成为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但在日常细节中处处可见;虽然不是那么张扬,但你用心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虽然非理性的声音甚嚣尘上,但在一片喧嚣和迷狂之中,这种理性更显可贵。改变中国社会,推动中国前行,所能依靠的正是这些理性的公民和他们理性的声音。
他们是中国社会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