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乌鲁木齐市东行79公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北边一处小院,就是奚小平的工作单位——乌鲁木齐电业局35KV盐湖变电站。
30多年前,这个变电站是一个有着十来个人的常规电站;现在,每个值守班次只安排一名值守员,每班次15天一轮换。
盐湖变电站是乌鲁木齐电业局最偏远的变电站。达风盐线、盐柴线、盐铁线、盐煤线等7条线路通过这里进出,铁路、工厂、煤矿、养殖场以及附近近万名居民的供电,均靠它保障。“别看咱这个站偏远,作用可一点都不小。”奚小平说。
变电站占地不到4亩,院内一道围墙,将工作区和生活区一分为二。生活区这边,早年住人的老屋早已废弃,现在的“居民”是33只鸡、11只鹅、1只羊和一条不知来自何方的流浪狗。这些动物的主人是变电站的保安,它们也是奚小平寂寞时的玩伴。
51岁的奚小平,从事变电站值守员工作已整整30年。2005年,他来到盐湖变电站。之前的25年,他先后值守在西山变电站和芦草沟变电站。
奚小平每天的作息时间和他的工作时间一样规律。7时30分起床,去工作区巡视至8时30分,回来后洗漱、吃饭,然后去主控室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在记录本上分4个固定时段记录下7条线路的运行情况。23时45分,奚小平会在睡前做最后一次巡查,“不再巡查一遍,睡不踏实”。
“9时、13时、16时和21时,这4个时间段的巡查情况是必须要登记的。”奚小平说,“但并不包括随时随地的巡查记录,有问题时会即时记录,并视情况决定是现场处理还是立即汇报上级。”
奚小平这次的值守班次,恰逢2011年春节期间。“等对班来接班,该大年初六了。”奚小平说,“上班30年,只在家里过了7个春节,习惯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工作,难道他就不觉得枯燥和无味?“都是爹生娘养的人,咋会不觉得枯燥?逢年过节赶上值班,没法和家里人团聚,心里也不好受。可咱肩上担着责任,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可不是件小事。”奚小平说。
盐湖地区风大,春秋两季尤甚。起风时,昏天黑地,鸡蛋大小的石头吹得满地乱滚,砂子打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变电站的卫星天线每年都要被刮坏好几次。“去年11月的一场大风,就让达风盐线瞬间失压,主控室仪器开始报警,好在处理及时,重合成功,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奚小平说。
为了减少大风对设备的侵袭,30多年来,一代代值守员在这里植草种树。如今,偌大的工作区里,数千棵榆树排列整齐。
“在戈壁滩上栽活一棵树真不容易。都是沙石地,渗水很厉害,夏天时候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浇一次水。”奚小平说,“我觉得这人,也就像树一样,把你栽到这了,就要好好活,给人们带来绿色带来希望。”
变电站收不到调频广播,奚小平的收音机只能固定在一个中波频率上,有关春运、农民工、全国两会等话题是他最爱收听的。前几年,站上还没配备卫星天线和电视时,这台收音机几乎是奚小平了解外界的唯一通道。
工闲之余,奚小平也看看电视,但他只在播放《人与自然》、《探索·发现》等节目时,才会用心地看一会儿。
“我只是电力系统千千万万个职工中的一分子,没什么大的本事,能尽自己的本分干好工作,给用户送去光明,我就很知足。因为知足,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淡泊。”奚小平说。
本报乌鲁木齐2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