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没有制度支撑的救助必然流于形式

李克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2日   02 版)

    岁末年初,流浪乞讨儿童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地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救助。然而,调查显示,对流浪乞儿进行的救助流于形式,不少被劝阻、遣返的流浪乞儿很快又重返城市街头。(3月1日《新京报》)

    据分析,有三大因素妨碍救助,一是救助者热心,被助者冷淡,多数被救者根本没有求助的愿望;二是流浪儿童来源地和救助地对接不够,来源地根本不知如何安置被救助儿童,仅限于“收发”;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使简单救助流于形式。上述分析不无道理,但均未触及根本。在笔者看来,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制度支撑的流乞儿童救助必然流于形式。

    首先必须承认,岁末年初出现的流乞儿童救助潮,本身就不是制度发力的结果。它最初是由中国社科院一位知名学者发起,而且一开始旨在通过公众的“随拍”通过微博“打拐”,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场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参加的大规模“救助流浪乞讨儿童”活动。也就是说,这场活动是民间带动官方,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特点,因而不仅缺乏制度本身的计划性、组织性、措施明确性和行动一致性,让儿童来源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不知所措,而且也让被助者不明就里,莫名其妙。

    更为重要的是,这项在短时间内就轰轰烈烈的救助活动,缺乏国家法律制度层面的强有力支持,这是迫使活动不得不仓促由“随拍打拐”改为“救助流乞儿童”的深层原因,即使如此,其合法性还是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强烈质疑。活动本身的摇摆不定及其合法性存疑,似乎注定了这项活动的虎头蛇尾,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使救助变为毫无意义的流乞儿童“免费旅行”。

    儿童应当享有哪些权利,父母、家庭、学校和政府承担哪些义务,哪些是不能放弃的权利,哪些是不能怠慢的义务,这些内容仍散见于多部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法律法规之中,不仅有些关键权利义务还不是十分明确具体,而且在相互衔接和有效保障上还有不少漏洞,缺乏力度。比如,法律虽然要求儿童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但这种“义务性”体现得还远远不够,没有相应措施保证和促使家长及当地政府严格履行义务。部分流浪乞儿的出现与此密切相关。而对非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儿童,政府有没有义务保障他们基本生活和教育需要,不使他们沦为流浪乞儿,我国法律却没有明确界定。

    另外一个法律制度障碍则表现在操作层面,即到目前为止,我国相关法律虽然早已规定了监护权的转移,却少有法律实践。特别是对那些父母带领儿童流浪乞讨的情况,政府和社会实施救助的前提,就是要实现监护权的转移,通过暂时剥夺其父母监护权的方式使儿童获得充分的成长保障,否则救助就有法律障碍,出现法律纠纷。总之,救助流浪乞讨儿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国家法律制度的强有力支撑,单靠名人和民间组织一时的“热血沸腾”无法长久。

地方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怕和爱
“年龄门”是造假成瘾的又一例证
给贫困孩子提供营养餐,没有理由不为
采访灾难,到底为了什么
青年人的理想何以只剩“当领导”
没有制度支撑的救助必然流于形式
中职大门理应向民工子弟敞开
尊重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