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客车’一词在古巴人的语言里怎么说吗?”古巴拉斯维亚斯中央大学毕业生朱霖,曾在古巴学习和工作3年多。其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古巴市面上满眼都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古巴人甚至直接称呼“客车”为“Yutong(宇通)”,因为古巴现在用的大客车都是中国宇通公司生产的。
中国青年报:听说古巴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是免费的?
朱霖:是的,所以古巴人从来不为学费担心。古巴教科书采取循环利用制度。入学后,老师会给学生开书单,然后派学生去学校的书库取书。书库的工作人员会做详细的记录,比如什么班的什么人领了什么书,一共领了多少书。每个学期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将书归还书库。如果有的书想继续用,只要毕业前还就行了。但是如果毕业时,学生还有未还书的记录,可能会领不到毕业证。
我觉得教科书循环利用很环保,非常值得我国借鉴学习。不过,我发现,借来的教科书较为破旧,有些书已经被虫蛀了,有的语言类教材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
中国青年报:古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朱霖:他们不用发愁自己找工作。古巴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会给他们分配工作,不过前提是毕业生得先到农村锻炼一两年。不过,也不是所有毕业生都要去农村。我记得我们学校里有的年轻老师,就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的。
中国青年报:古巴人的生活压力应该不大吧?
朱霖:是的。我感觉古巴小孩比中国小孩快乐得多。他们放学后就是玩,很少做作业,考试压力也不像中国学生那么大。中国人努力工作,往往是为了挣钱买房、结婚生孩子、养老等,但古巴人不一样。我曾问一个古巴年轻人:“你有多少存款?”她说:“我没存款。”我问她:“那你的钱都干什么了?”她却说:“如果明天我死了,这钱给谁去?”
古巴人经常开派对,很喜欢跳舞。我们学校的大学生联合会里,就有一块专门用来开派对的地方。每天夜里,那边的音乐声都特别大,一直要闹到晚上十一二点。我曾向学校领导反映此事,学校说:“这是他们的习惯,我们也没办法。”
中国青年报:古巴人了解中国吗?
朱霖: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市中心,耸立着一块华侨纪功碑。纪功碑正面用中文写着:“旅古华侨协助古巴独立纪功碑”。纪功碑的背面有两句话:“在古巴的华人没有一个是叛徒,也没有一个是逃兵。”这个纪功碑歌颂了古巴华侨在古巴独立战争中的丰功伟绩,见证了古巴华侨与古巴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历史。古巴人几乎都知道它,这让我备感自豪。纪功碑离哈瓦那著名的海滨大道不远。每年清明节,哈瓦那的华侨华人都会到纪功碑前祭奠先烈、敬献花圈,中国使馆人员每年也会参加纪念活动。
我留学时上网不是特别方便,“神舟五号”上天的消息还是一位古巴朋友告诉我的,我看得出来,他当时特别高兴。这让我感觉,古巴人民对我们真是很不错。
另外,古巴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他们目前正在学习中国的经济改革。古巴共产党在一次代表大会上,就正式提出向中国和越南学习改革开放。我接触到的老百姓对此非常支持。
近年来,古巴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比如,我在2002年刚到古巴上学时,根本买不到酱油和方便面。去年9月,我又去了趟古巴,发现那里的方便面种类比以前多多了,而且我感觉古巴的有钱人也增多了。
实 习 生 雷李洪 本报记者 肖舒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