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省市近期公开表示正积极编制并发布“低收入群体CPI”,以让低收入群体的“钱袋子”与物价上涨实现联动。“低收入群体CPI”专门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和服务价格进行统计,相比CPI,它能更准确地反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北京市表示,“低收入群体CPI”将成为制定低保标准、低收入人群补贴的依据;山东省表示,当“低收入群体CPI”同比涨幅超过5%,将直接补贴困难群体或提高低保标准。(新华社3月6日)
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过着不同的日子,其日常消费支出结构大不相同,同样的CPI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实际影响是不同的,一个大而化之的CPI平均数据并不能反映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窘境。因此,政府需要另行统计“低收入群体CPI”,以便更加真实、准确地了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为他们提供及时救助,避免被CPI平均数据所迷惑。在某种意义上,“低收入群体CPI”里包含着政府的民生关怀。
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着手统计“低收入群体CPI”,这令人欣喜,也是大势所趋。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部委也于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显然,要建立这样的机制,就要弄清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而统计和发布“低收入群体CPI”,正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在统计方法上,“低收入群体CPI”与平均CPI的最大不同,在于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统计权重不同。比如,低收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食品价格的统计权重就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娱乐消费较少,娱乐消费价格的统计权重就应该降低。一般而言,通货膨胀首先表现为食品及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因此,“低收入群体CPI”一般高于平均CPI。
如果说统计“低收入群体CPI”是一项民生工程,那么科学、透明就是其必不可少的要求。统计“低收入群体CPI”,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统计方法不科学而导致数据失真,让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及时有力的救助,甚至会有一些地方政府故意压低CPI数据,以便削减救助支出,降低保障标准。譬如,“低收入群体CPI”中的“低收入”如何界定?如果以月收入2000元的群体作为统计对象,而救助对象却限于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群,那么,所统计的CPI显然与救助对象的CPI不相吻合。再譬如,“低收入群体CPI”包括哪几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每一类所占统计权重是多少,理由是什么?还譬如,价格抽样调查程序是什么样的?如何保证抽样数据的真实准确?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另一方面需要向公众讲清楚,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开。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不仅是为了提高“低收入群体CPI”的公信力,更是为了增强社会救助和保障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低收入群体的正常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晏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