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民调:55.8%的人感觉残障人士出行不便

如何才能让残障人士出行更方便?72.0%的人表示政府应听取更多残障人士的建议

实 习 生 张锐珏 本报记者 黄 冲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03日   07 版)

    2010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朝阳路华堂商场对面的一段盲道上,短短800来米长的盲道,愣是拐了18道弯儿。

    代  兵摄

    (资料图片)

    近日,社科院教授于建嵘等学者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摄问题盲道”活动,网友将拍摄的“问题盲道”照片上传,引发网友热议。在“问题盲道”中,有的设计不合理、有的路面遭破坏,还有的被违建、机动车所占据。

    实际上,问题盲道只是城市无障碍设施问题的一个典型现象,残障人士出行困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在第21个“全国助残日”(5月15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251名网友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5%的人表示关注城市无障碍设施问题。

    55.8%的人感觉残障人士出行不便

    北京某视障教育中心的视弱患者王先生说,自己在盲道上经常走着走着就撞上电线杆,还有两次竟然撞到了卡车的后保险杠,“我现在没有特别紧急的事,绝对不会单独出门。这样危险的盲道有哪个盲人敢用呢?健康人顺着盲道走都有可能出危险!”

    调查显示,49.1%的人表示自己很少见到残障人士使用无障碍设施,只有8.7%的人经常见到残障人士使用无障碍设施。

    据新华网报道,目前我国残疾人数量已超过8300万。但人们在大街上却很少看到残疾人的身影。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表示,这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少,而是因为他们出行困难,只能被困在家中,不敢独自出门。

    亦能亦行身心障碍研究所的吕飞研究员说,大多数人对残障人士的需求并不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只在出行方面。以盲道为例,很多人都认为盲道是最重要的无障碍设施,其实不然。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使用盲道,美国的《身心障碍者法》中也没有关于盲道的内容。实际上,大多数盲人出门不会只依靠盲道,因为容易跟其他人发生踫撞,产生危险。

    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真能给残障人士带来无障碍生活吗?调查显示,55.8%的人感觉现在残障人士出行不便,其中17.8%的人认为“很不方便”。

    “随手拍问题盲道”的发起人于建嵘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随手拍”活动在网上反响非常强烈。“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认识到侵占、破坏盲道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违法的行为。”

    于建嵘表示,全民意识觉醒非常重要,“随手拍”正是全民行动、全民教育的新方式,能使整个社会重视残障人士的权利,也能引起相关责任方的重视。

    如何才能让残障人士出行更方便

    调查显示,84.9%的人认为有必要继续推广北京残奥会、上海世博会中方便残疾人出行的做法,其中38.0%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

    河南周口的许博成从小下肢行动不便。2002年,他来到北京石景山区,经营电脑维修。这几年,他感受到北京的许多变化。“新建的大型商场在设计台阶时都有所改进,比如建得比较低,有一定坡度,地铁站也设有升降梯。这些人性化的改进,的确使我们方便了很多。”

    但他表示,残疾人还有很多其他不便之处。比如北京市残疾人机动车的驾照只颁给有北京户口的人,没户口的人只能开“黑牌”车。可开了“黑牌”车,加油站不让加油,只能从朋友车里把油抽出来自己加。路上遇到事故,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要自己担责,就因为没牌照。

    许博成说,很多残疾人不愿总待在老家,也希望靠一技之长到北京闯荡。但现有条件让他们很难实现这个梦想,生活、出行都不方便,更别说干出一番事业了。

    于建嵘教授表示,残疾人与普通人一样,有自身发展的社会需要。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如何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

    吕飞认为,目前公民教育也存在不足,一部分公民没有考虑到另一部分公民的利益。“公众对有身心障碍的社会群体需求并不了解。公众需要对有身心障碍者自主发展、自主生活等问题有一定认知,才能逐步带动整体社会意识的改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让残疾人方便地出行,是让他们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如何才能让残障人士出行更方便?调查显示,72.0%的人表示政府、社会要听取更多残障人士的建议,71.9%的人希望向大众宣传自觉维护无障碍设施的理念,70.4%的人表示要增加城市里无障碍设施的数量。

    接下来还包括:加大对侵占、破坏无障碍设施的惩罚力度(65.8%),为无障碍设施构建明确的法律保护(61.8%),加强残障人士的权利保护(60.5%)。

    吕飞表示,需要别人帮助残疾人才能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不算真正的无障碍。增加无障碍设施数量,只是残障人士获得社会权利的一环。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如何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

民调:55.8%的人感觉残障人士出行不便
87.4%的人希望更多国内名校推出网络公开课
80.4%受访者坦言自己曾“拽人名”
丹麦双职工夫妇能分别享受6个月带薪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