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娟·微寄语
选择当村官,一路走来,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辛酸和泪水,但始终没有的是后悔。国家培养了我们,组织成就了我们,回报父老乡亲、带领群众致富,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应有的情怀和责任。
日前,一座颇具欧式风格的“村部”正在山东省枣庄市大李楼村建设中。
大李楼村新村部建成后,这里将有一间大屋子作为党员活动室,可以给村民上远程教育课;还将有一间供村民阅览、学习的“农家书屋”以及一个将被辟为“大嫂经济讲堂”的大开间,村民可以在此学习柳编、中国结等手工艺。
新村部正建得热火朝天,大李楼村党支部书记付晓娟却又开始忙着筹建村文化广场的事儿。
然而,就在半年前的一个雨天,大学生村官付晓娟还坐在老村部里,伴随着屋内“滴答滴答”的漏水声,看着村集体账面上仅剩的100多元钱发呆,“村部该重建了,可村里只有100多元钱,怎么重建?”她粗略算了一下,建一栋拥有10余个房间的楼房,大约需要20万元。
付晓娟身边的大学生村官几乎人人都有“被钱难住”的时候,在困难面前,有些人会退缩,“差那么多钱,肯定建不成”;有些人会自我安慰,“不管干多干少,我的工资不会浮动,何必操这份心”。付晓娟就不同了,这个来自东北的倔强姑娘非要顶着困难上。
“奇迹”偏就发生了。付晓娟竟筹措来了约30万元,启动村部重建工作,还筹建村里的文体广场。
最大的一笔“赞助”来自财政局拨款,往上级部门“跑项目”是付晓娟的拿手好戏。这方面,她有经验,“一般先找办公室工作人员,再找副局长、局长,一个一个都得厚着脸皮‘磨’”。
每次去各个局办,付晓娟都会在局里还没上班前就赶到,在局长门口“蹲守”。“千万不能提前给局长打电话,很容易在电话里就被推脱,一定要争取面对面谈。”付晓娟谈起筹款心得,头头是道。
财政局作为大李楼村的结对帮扶部门,一开始“赞助”了10万元,后来竟破天荒地又追加了14.5万元。这笔追加款,是付晓娟锲而不舍争取来的。
一次向财政局汇报时,她得到一个重大利好——财政局正在审批“一事一议”项目,每个村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向上申请项目经费。
付晓娟马上意识到,“我们的村部建设应该可以试一下”,但问题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她获得消息的当天,即为项目申报的截止日。下午5点30分下班前,办公室将把项目汇总资料交由局领导签字审批。付晓娟得到消息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如果申报,她还要驱车20分钟回村里整理材料,再往局里报。
换别人,可能就要放弃了,“太困难了,就算时间来得及,局领导也未必会批”。但倔姑娘付晓娟还是决定要赶一赶这趟“末班车”,“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她旋即开车回村里,一路上给财政局办公室拨了无数个电话,“您再等一等,我马上就到”。赶回财政局时,对方已经在领导办公室门口准备敲门了,“太‘惊险’了,最后一个把材料交上,心都快跳出来了。”
就是这样一个倔强、不服输的女孩儿,今年8月,放弃了区商务局的公务员岗位,毅然选择了留任。她一边在农村公婆家搞养殖创业,成立畜禽养殖合作社;一边帮着村里新建村部,整修村道,筹建村民文体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