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冰点时评

切莫将“汉语四六级”考试经念歪

惠铭生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7日   02 版)

    没有小明的“意思意思”、没有周杰伦的《双截棍》……24日,被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5地一校正式开考。此次只推出了“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的考试,考察对象主要是中国人而非外国人,江苏有600余名大学生和老师“试考”(目的是为有关部门组织考试积累经验)。(《扬子晚报》12月25日)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我们就生活在说汉语的语境里,天天接受来自家庭与社会的语言训练;也天天在学校接受汉语读写与说话的正规教育,若说测试汉语应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但是,面对一张汉语考卷,不少考生哀叹:“太意外了!”“考晕了!”“伤不起啊!”有记者在现场采访了10余名考生,大部分人都表示“危险,可能过不了。”

    “汉语四六级”考试难不难,我权且不下结论,但想讲一个“小故事”。最近两年,笔者所在的报社公开招考了两批记者、编辑,我都参与了笔试阅卷。考试的内容并不难,无非是成语改错、时事政治、阅读理解、社会问题简要分析,以及给材料写一篇评论而已。但每次阅卷,我的感受都是无比震惊,概括起来,一是有些考生不会写字。写的字,要么错字连篇,要么书写不规范,字体惨不忍睹,活像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二是阅读理解和问题回答,其水平之低,超乎人们的想象,要么因为不会而空缺,要么胡答乱答(其实问题都很简单)。三是根本不会写文章,甚至连文体都搞不清楚。150分的试卷,考几十分的考生大有人在。看看这些考生,最低学历竟然都是正规本科学历,其中不乏有名牌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的考生。

    还有一个听来的小故事。我朋友是一所职业学校的校长,他说他们学校新招进一批大学生。有一次学校组织召开了一次运动会,校长让一名学中文的大学毕业生写写运动会情况,发在学校网站上。第二天,校长浏览这篇文章时惊奇地发现,文章不足250字,不仅语句不通,竟然还查出25个错别字。这让校长唏嘘不已,惊诧万千。

    绝无否定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意思,但我敢说,单就汉语运用能力而言,现在大学生的确水平不高。至于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客观上,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汉语教育严重被淡化、削弱,而过分强调对英语的教育与学习。在主观上,现在有太多的年轻人,对网络、手机情有独钟,而读书的人太少了。不读书,少读书,思想内涵自然浅薄,对社会认知能力低下,对社会问题缺乏思考。而不写字,要不不会写字,要么提笔忘字。对汉语不读、不写,母语掌握的能力焉能不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汉语四六级”考试再简单,也会烤糊一大片考生。从这个角度讲,“汉语四六级”考试应该开考,且是复兴母语的必要手段之一。

    然而,笔者也深怕“汉语四六级”考试经被念歪,最终异化为“考试经济”。其实,这个担心并非多余,假如有关部门将其作为就业、公考的一道门槛,那么,考前培训、考试材料、考试等,将像职称英语、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一方面加重考生的负担,另一方面,这类考试将会沦为一些考试机构圈钱的工具。这样的倾向和可能必须高度警惕。

分享到:
应看到血书乞讨修路后的农村困局
切莫将“汉语四六级”考试经念歪
写时评,其实不必过于着急
正视“假新闻”背后的真问题
“诗人保安”并非励志故事的合适素材
“地方数据直报中央”难遏统计造假
微言快语
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