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深圳一公益组织8年劝说31名逃犯投案

本报记者 武欣中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7日   03 版)

    “今天我要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走出这一步,我将获得新生……”12月25日早晨7点19分,陈阳(化名)用手机在自己的微博里留下这样一段话。3个小时后,在“阳光下之家”志愿者的陪同下,陈阳来到深圳市南山派出所投案自首。

    这已经是王金云和他的“阳光下之家”8年来劝说投案自首的第31名涉嫌犯罪在逃人员。

    如果不是听到陈阳讲述,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经逃亡了16年的犯罪嫌疑人。1996前,原籍四川绵阳、随父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淘金的陈阳,在一次冲突中失手将当地一名年轻人刺伤。按照陈阳的描述,这是一个经常欺负他们这些外地人的“小混混”。因为害怕报复,事发后,陈阳逃到乌鲁木齐。20多天后,他偷偷返回富蕴县打探消息,才知道被害人已因抢救无效死亡。

    19岁的陈阳从此踏上了逃亡之路。16年间,他化名“魏广勇”,先后在新疆奎屯捡过棉花、在山西挖过煤。1997年,他来到广东,在东莞常平、大朗等地的毛纺厂打工为生。因为害怕被人识破身份,陈阳只能去那些不要求身份证明的小工厂应聘。逃亡期间,恐惧和对家人的思念始终萦绕着他。

    四年前,陈阳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档关于王金云劝服犯案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法治节目,于是上网搜索王金云和“阳光下之家”的资料,开始关注这个专门为服刑、劳教、犯案在逃、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社会帮教服务的公益组织。今年年初,他通过微博、QQ与该机构创始人王金云取得了联系。

    虽然陈阳以第三人称讲述了自己的逃亡故事,但凭着多年的经验,王金云认定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陈阳自己。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开始细心地安慰对方,让他劝说“逃犯朋友”自首。接触半年后,陈阳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王金云向陈阳介绍了公安部的“清网行动”,告诉他,今年有38万逃犯都投案了,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量刑,机会非常难得。他力劝陈阳自首:“躲下去不是办法,早点服完刑,早点开始新生活。”

    决定要自首前,陈阳提出先跟王金云见个面。这次见面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因为王金云既没带警察来抓他,还请他吃饭喝茶,给他两天时间联系家人处理私事。

    12月24日一早,陈阳带着一个小包独自来到“阳光下之家”。在作出投案自首的决定后,陈阳说,他内心非常平静,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为了消除陈阳对监狱的恐惧和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投案自首前,王金云还特意安排了一次帮教活动,让有过服刑经历的志愿者对陈阳进行心理疏导,讲述监狱里的生活情况,打消他对监狱生活的恐惧;安排同是四川绵阳老乡的志愿者对陈阳进行“乡情帮扶”,承诺照顾他的父母;安排警官志愿者给他讲解国家的自首政策,让他提前感受到警察的温情;安排来自企业的志愿者,承诺在他出狱后帮他解决就业问题。

    12月25日上午,陈阳在王金云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到深圳南山派出所投案自首,这是今年公安部清网行动开展以来,“阳光下之家”劝说的第11个在逃人员投案自首。8年间,王金云和他的“阳光下之家”已成功劝服31名涉嫌犯罪在逃人员投案,帮助137名出狱人员找到工作,疏导700多人走出服刑的阴影。 

    本报深圳12月26日电

分享到: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深圳一公益组织8年劝说31名逃犯投案
学者称国家标准被企业把持
公众质询环节形同虚设
消防安全公益广告入社区进乡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惠及全体城乡居民
“发行连锁便民文化工程”启动
2012年元旦春节手机原创作品征集大赛启动
王顺友:希望家乡能富起来
让百姓吃上放心菜
付晓娟:女村官不服输